第73章 反诗(1)

推荐阅读:觉醒末世记忆后,乖巧丫头变叛逆女盖世龙医赶山打猎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咒禁之王林阳秦墨浓老祖宗!你的宝贝我借用了隐蛾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太古葬天决

    萧若雪难以置信的转过身,望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苏璟,心中惊骇无比。
    苏璟目光坚毅,脸上庄严而冷峻。
    “时间不多了,萧大小姐,快写吧!”
    萧若雪犹豫片刻,随后颤颤巍巍的拾起案台上的毛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就这短短的一句,便已经让萧若雪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杀意!
    “苏璟……这……这句,真的能写吗?”
    苏璟坚定地点了点头。
    刚才宦官递给他的字条上,赫然写着一个“杀”字!
    圣上要杀他!
    初时苏璟已经被吓得心惊胆跳,他咬了咬牙,于是才狠下心来写这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见萧若雪还不肯落笔,苏璟则是冷冷提醒道:“圣上早已对萧家心生芥蒂。”
    “历史上卸磨杀驴的君王还少吗?”
    萧若雪偷偷瞥了自己祖母一眼,只见钟老太君眉头皱起,脸色沉重,死死握住手中的拐杖。
    “你看那东南角……”
    苏璟示意萧若雪朝东南角望去。
    只见那东南角的柱子后面,悄然露出半只脚,若是不仔细观察,谁也觉察不到!
    好家伙,原来今日家宴,竟然是一场鸿门宴!
    苏璟不知道庆帝为何要设下这鸿门宴,但是从他进入皇宫开始,便感觉到暗处一直有双眼睛盯着他们!
    眼看那炷香即将燃尽,周边已经有人陆续停笔。
    “快写吧!”
    萧若雪美眸一闭,随即在面前的纸上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那娟秀的字体配上这杀意凌然的诗句,顿时透露出别样的气息出来。
    “冲天香阵透长安……”
    苏璟深吸一口气,随即念诵道:“满城尽带黄金甲!”
    咣当!
    萧若雪最后一个“甲”字落下,吓得她手中的毛笔瞬间落在了酒杯里,酒杯被这力道击倒,重重地砸在了地面上,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众人的目光也全都被吸引了过去。
    “时辰到!”
    随着官宦的一声提醒,总算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萧若雪慌慌张张地收起这首诗,而后又忐忑不安地坐在原地。
    “苏公子,诗作的如何了?”
    宦官挨个来收众人的诗稿,当来到苏璟身前时,只感觉到台上的庆帝朝他投来森寒的目光。
    “好了。”
    苏璟不紧不慢地从萧若雪的手中抢过诗稿,而后重重的放入盘中。
    庆帝望着苏璟那副坦然自若的模样,心中更是好奇了起来。
    虽说苏璟表面镇定,但其实心里紧张的一匹!
    他在赌庆帝的心思,同时也在赌庆帝会不会对将军府下手!
    片刻后,宦官将底下众人的诗稿全都收了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递到了庆帝身前。
    庆帝装作若无其事的随意捻起一篇诗稿看了起来。
    与此同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连那些事不关己的武官们,也纷纷翘首以盼。
    他们想要看看今晚宴会上的诗魁,究竟会花落谁家!
    庆帝一连看了数篇诗稿,皆是摇了摇头。
    突然,他眼前一亮,随后当着诸位臣子面,念诵了起来:“金鼓催晓马上鞍,兵戈瑟瑟寒如霜。”
    “骁骑破甲三千里,直捣匈奴至皇庭!”
    这句诗一出,顿让众人感觉到了一股杀气!
    仿佛置身于塞北之中,手执兵戈,脚胯跨骏马,杀得匈奴节节败退,直捣皇庭当中!
    “好!”
    庆帝激动的几乎站起,只见那诗稿下面赫然写着“李裕”二字!
    大皇子李裕的诗!
    众人看到庆帝那激动之色,顿时心中一惊!
    圣上乃何等人物,自小便酷爱诗词,同时师从太傅庄逸尘,自小跟在庄老身边学习。
    年仅八岁,便能作诗惊艳天下,连庄老都称赞不已!
    想不到竟然能有一首诗把圣上激动成这样!
    “裕儿……这真是你写的吗!”
    庆帝激动的望向一侧的李裕,只见李裕躬身行礼:“正是儿臣所作。”
    “这五年来,儿臣远在塞北,深知塞北苦寒将士们的艰苦,所以便将这些年来与骁骑军生活的点滴记录了下来。”
    “此诗,便是去年腊月寒冬时节所作!”
    李裕拈的是一个“霜”字,刚好对应“兵戈瑟瑟寒如霜”!
    “好!好!好!”
    “想不到裕儿离京五载,再见时,连朕都自叹不如啊!”
    李裕受到庆帝如此夸赞,却依旧保持稳重,这要是落在了李泰身上,怕是连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去了!
    听到父皇如此夸赞自己的大哥,李泰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但奈何诗词并非他所擅长的。
    虽然他师从仲算学,但自小并不喜欢那些文字术数,甚至对它们厌恶至极!
    他只喜爱留恋于青楼歌坊,让那教坊司的女子们夜夜笙歌,美酒相伴,沉浸在酒池肉林当中,快活至极!
    虽然他喜爱美色,但也并非愚昧之人,他借助生母吕氏的势力,在京城中暗暗敛财,广邀门客,积蓄自己的力量。
    吕贵妃听闻圣上如此夸赞李裕,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她冷冷的瞥了一眼李裕,暗中挥了挥手,随即一名婢女躬着身子,无声地向后退了下去。
    有了李裕的诗,庆帝对接下来的诗稿压根儿没有了期待。
    只见他随手将一沓诗稿递给身边的宦官。
    “罢了,其他人的朕不看了。”
    “朕只看王恒远、苏明还有那苏璟的诗,你将他们的诗挑选出来,一一念诵出来。”
    随后那官宦在一沓诗稿当中抽出了三人的诗。
    “陛下,是苏明的诗。”
    “念!”
    庆帝站起身,负手而立,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峦,威严而雄伟。
    “是。”
    宦官清了清嗓子,众人全都安静望着台上宦官的身影。
    而那苏明,则是嘴角带着些许笑意,显然他心中十分自信!
    纵然是有那大皇子李裕的边塞诗在前,他也毫不惧怕,反而是胸有成竹。
    “忽如一夜乍寒起,千里暮云万里雪。”
    “门台置酒不归客,素琴琵琶候春归!”
    苏明的这首诗,其诗词意境与那大皇子李裕的风格完全不同。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341/4379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