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晋乱 > 第186章 二王伐吴构怨,朝堂争锋。

第186章 二王伐吴构怨,朝堂争锋。

推荐阅读:龙藏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神话入侵之我在地球斩神明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重生1977大时代荒古武神宋惜惜战北望桃花马上请长缨乡村透视神医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

    第 186章 二王伐吴构怨,朝堂争锋。
    太极殿的晨雾还未散尽,青铜鹤炉已吐出龙脑香的青烟。王浑立在蟠龙金柱的阴影里,玉笏上暗刻的琅琊王氏家徽硌得掌心发疼。他的目光掠过丹墀下那滩水渍——昨夜暴雨冲垮太仓,竟有吴宫贡米漏进殿前沟渠。
    "陛下!"
    王浑的嗓音劈开寂静,袖中滑落的行军日志"啪"地摊在金砖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焦黑令旗,正是杜预节度诸军的信物:"七月初三未时,王浚楼船距建康尚有二百里,却已纵火焚烧孙皓寝宫!"他指尖重重戳向"未奉诏而擅动"的朱批,玉笏在《平吴策》竹简上投下毒蛇般的影。
    司马炎冕旒微动,十二串玉藻遮住了神情。皇帝拾起一片浸着江潮气的竹简,那是杜预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吴地水经注:"元凯的军报里说......"青筋突现的手突然折断简牍,"说江水湍急,信使溺亡三人。"
    "轰——"
    殿门铁环骤响,王浚玄甲未卸踏进朝堂。他腰间佩剑撞碎玉磬,九旒冕上还沾着建康城的灰烬:"臣若等得及诏书!"染血的虎符砸向金砖,惊得鹤炉香灰四溅,"此刻该在武昌看陆抗旧部重组水师!"
    群臣的抽气声中,司马炎以剑鞘挑起虎符。鎏金剑鞘映出王浑抽搐的面颊:"好个'将在外'!"剑尖忽转,直指王浑袖口露出的益州粮运簿册,"司徒二十万大军困在皖城时,吃的可是益州运来的陈年黍米?"
    杜预的深衣广袖忽然拂过御案,《吴地水经注》悄然落地。展开的绢帛上,朱砂标注的暗流险滩正穿过王浑弹劾奏章中的"擅动"二字。王浚的铠甲鳞片在晨光中铮然作响,每片都刻着阵亡将士的名字。
    "当年邓艾雪夜渡阴平——"王浚的靴跟碾碎香灰里半粒吴宫珍珠,"可曾请示过钟会?"
    鹤炉"咚"地迸出火星,满殿只闻司马炎摩挲虎符的沙沙声。那枚调兵符上的虎目,正对着王浑玉笏上狰狞的蟠龙。
    更漏指向亥时三刻,王浚府邸的犀皮灯罩映着案上未动的炙鹿肉。范通解开益州漆盒的九宫锁时,铜簧弹开的声响惊得守夜亲兵按住刀柄——盒中诸葛连弩的机括泛着幽蓝,这是十年前成都造办司封存的禁器。
    "将军可知此物为何蒙尘?"
    范通枯瘦的手指拨动弩机,箭槽突然弹出半幅焦黄绢布。王浚的瞳孔在触及"邓艾"二字时骤缩,酒盏在掌心迸裂,琥珀色的屠苏酒混着血珠滴在《平吴功臣录》上,将"首功"二字洇成暗褐色。
    窗外北风卷起瓦当积雪,范通蘸酒在案上勾出长江水纹:"明日朝会若说'全赖陛下洪福'..."他抹去水纹中楼船倒影,指尖停在武昌位置,"羊太傅的遗孀,可是刚领了五千户食邑的脂粉钱。"
    "你要我学颜回?"王浚扯开甲胄领口,露出伐吴时中的箭疤,"我益州儿郎的尸骨还在西陵峡沉沙!"玄铁甲片坠地声里,他抓起未呈的吴宫珍宝册,册页间滑落的夜明珠正滚到弩机箭槽前。
    范通突然举起夜明珠对着烛火,珠光穿透《吴宫营造图》羊皮卷,在墙上投出密室暗道的标记:"三日后陛下要查抄琅琊王氏的别院。"他碾碎珠光中的暗道图示,"听说王浑在皖城私藏了八百具吴军重甲。"
    三更梆子穿透窗纸时,王浚腰间的吴钩突然映出窗外人影。范通不动声色地转动弩机,箭槽"咔"地吞没夜明珠,机括复位声与更鼓完美重合。亲兵按刀欲出,被王浚抬手止住——檐角冰棱坠地的脆响里,分明混着琅琊王氏暗探特有的铜哨余音。
    "襄阳新造的楼船龙骨..."范通在酒渍未干的长江图上点出墨迹,"用的还是将军在巴郡改良的榫卯。"他突然咳嗽着展开袖中密信,火漆印痕正是杜预军中特有的江陵水纹。
    五更鸡鸣前,范通将重锁的漆盒推至案心。王浚盯着盒盖上自己的扭曲倒影,忽将未饮的残酒泼向《功臣录》,墨迹晕染处,"王浑"二字恰好浸在酒渍边缘。晨光爬上窗棂时,亲兵送来密报——太极殿的早朝钟,比平日早了整整一刻。
    太极殿的日晷针影刚过午时,刘讼捧《功过簿》的双手已浸透冷汗。帛书边缘的金线刺进他昨日被王浑门客烫伤的指节——那是在崇文馆校勘时的"误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237/4003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