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愿送上门去
推荐阅读: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抗战之关山重重、我的卧底生涯、不是联姻吗?裴大人怎么这么爱、华娱情报王、怪她太乖、年代文女配小姨改嫁大佬[七零]、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万世剑尊、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太子梁平阳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眼眸阴森渗人,冲进了上官竹柔的正殿内。
殿内的宫人见太子的表情不善,纷纷惊慌跪在地上请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人头落地。
“上官竹柔!”太子梁平阳大声叫喊:“你给本宫滚出来!”
话音刚落,上官竹柔的身影便出现了。
“臣妾给太子殿下请安。”上官竹柔礼数周全,似乎没瞧见梁平阳脸上的怒意:“太子殿下来臣妾殿里,所为何事?”
这么多年来,梁平阳最是不喜上官竹柔这副冷淡的面孔。
每次都让他这位尊贵的太子,想起曾经那些不堪的过往。
特别是在来之前,慕旖尧还特意激了梁平阳一下。
导致梁平阳见到上官竹柔的那一刻,脑海中就突然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是那般的万众瞩目,天之骄子。
嫉妒之心立刻在他心中发芽壮大,梁平阳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开始扭曲起来。
他直接上前几步,重重地甩了上官竹柔一个巴掌:“贱人!!”
……
而此时,在宣帝的正殿内,
太监总管李应全,屈着身子来到宣帝跟前禀报:“陛下,皇嫡孙殿下在殿外求见。”
宣帝握着手中的奏折,头都没抬一下,注意力依旧停留在手中的奏折上,眉头缓缓一皱:“皇嫡孙?他来干什么?”
李应全手中拂尘微微晃动,嘴角露出一抹浅不可见的笑意,低着头恭敬回话:“回禀陛下,皇嫡孙殿下说,他是特来……为陛下解决烦心事的。”
宣帝手中的奏折,突然往案几上一扔,抬头直视李应全:“呵!就他往日那呆样……比他老子好不到哪儿去,能为朕解决什么烦心事?”
宣帝冷笑一声后,还是摆了摆手:“罢了,宣他进来吧。”
“嗻!”李应全恭敬俯身,随后往殿外走去。
不一会,
梁承泽随着李应全的脚步,来到了宣帝跟前。
他寻着原主旧有的记忆,颇为恭敬地向老皇帝行礼问安:“孙儿拜见皇祖父,恭请皇祖父圣安。”
“嗯。”案几前的宣帝依旧看着奏折,嘴唇微张:“免礼吧。”
“谢皇祖父。”梁承泽抬头站好,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大梁王朝最至高无上的帝王。
“听李应全说…”宣帝顿了顿,继续说:“你是来替朕解决烦心事的?”
梁承泽见老皇帝没有拿正眼瞧他,甚至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只顾着埋头批阅着奏折。
他瞬间就明白了,原主这个皇嫡孙,在老皇帝心中压根没什么地位可言,也就是没啥大的价值。
也是,谁让原主之前只是个懦弱的书呆子。
老皇帝瞧不起他这个嫡孙,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往后的日子,他定让这老头子闪瞎了眼。
梁承泽谨慎措词,开口答复:“孙儿今日特来向皇祖父请旨,自愿前往北真和亲。”
梁承泽话音刚落——
宣帝便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抬头猛盯着下方的嫡孙,眸光中闪烁着不明的打量。
“此话当真?”宣帝深沉的声音响起,目光依旧紧紧锁住嫡孙:“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回禀皇祖父,孙儿明白。”顶着老皇帝探究的目光,梁承泽说出了这句话。
“……”宣帝默然不语,目光依旧不放过这个嫡孙。
良久,宣帝终于开口:“既如此,你还自愿前往北真?”
梁承泽忽然跪在地上,大声道:“孙儿身为我大梁的皇嫡孙,身为皇祖父的孙子,大梁危矣,乃是皇祖父危矣,皇祖父危矣,乃是孙儿危矣……”
说到这里,梁承泽故意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下去。
“孙儿愿抱必死之心,为我大梁分忧,为皇祖父分忧!”梁承泽最后还不忘恭维宣帝一番:“只愿我大梁能国泰民安,愿皇祖父能千秋万业。”
殿内沉寂良久……
在宣帝的心里,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相比起梁承泽这个懦弱的书呆子皇嫡孙,宣帝心中其实更加看中,有才华的皇长孙梁承丰。
他只有两个儿子了,一个与他心生嫌隙远赴北境征战沙场,另一个虽为太子,可却无德无才,愚笨至极。
如此一来,太子之后的储君人选,就更要慎重考虑了。
若是真要割舍出一个皇孙,宣帝其实更想送皇嫡孙梁承泽去和亲,只是这占着嫡出的名头,是宣帝一直犹豫不定的难题。
况且上官一族自大梁建国便在,是大梁顶尖的世家大族,在朝中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不能得罪。
若要送皇嫡孙去和亲,上官家族是必过的一道大难关。
皇嫡孙此番前来,自愿请旨前往北真和亲,确实是替他这个皇帝,解决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思及其,宣帝看着梁承泽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
“难为你有这份心。”宣帝的眸中露出满意的神色,嘴角也微微上扬:“朕便成全了你这份孝心。”
梁承泽一听定下来了,心中狂喜,就是这个时候了。
殿内的宫人见太子的表情不善,纷纷惊慌跪在地上请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人头落地。
“上官竹柔!”太子梁平阳大声叫喊:“你给本宫滚出来!”
话音刚落,上官竹柔的身影便出现了。
“臣妾给太子殿下请安。”上官竹柔礼数周全,似乎没瞧见梁平阳脸上的怒意:“太子殿下来臣妾殿里,所为何事?”
这么多年来,梁平阳最是不喜上官竹柔这副冷淡的面孔。
每次都让他这位尊贵的太子,想起曾经那些不堪的过往。
特别是在来之前,慕旖尧还特意激了梁平阳一下。
导致梁平阳见到上官竹柔的那一刻,脑海中就突然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是那般的万众瞩目,天之骄子。
嫉妒之心立刻在他心中发芽壮大,梁平阳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开始扭曲起来。
他直接上前几步,重重地甩了上官竹柔一个巴掌:“贱人!!”
……
而此时,在宣帝的正殿内,
太监总管李应全,屈着身子来到宣帝跟前禀报:“陛下,皇嫡孙殿下在殿外求见。”
宣帝握着手中的奏折,头都没抬一下,注意力依旧停留在手中的奏折上,眉头缓缓一皱:“皇嫡孙?他来干什么?”
李应全手中拂尘微微晃动,嘴角露出一抹浅不可见的笑意,低着头恭敬回话:“回禀陛下,皇嫡孙殿下说,他是特来……为陛下解决烦心事的。”
宣帝手中的奏折,突然往案几上一扔,抬头直视李应全:“呵!就他往日那呆样……比他老子好不到哪儿去,能为朕解决什么烦心事?”
宣帝冷笑一声后,还是摆了摆手:“罢了,宣他进来吧。”
“嗻!”李应全恭敬俯身,随后往殿外走去。
不一会,
梁承泽随着李应全的脚步,来到了宣帝跟前。
他寻着原主旧有的记忆,颇为恭敬地向老皇帝行礼问安:“孙儿拜见皇祖父,恭请皇祖父圣安。”
“嗯。”案几前的宣帝依旧看着奏折,嘴唇微张:“免礼吧。”
“谢皇祖父。”梁承泽抬头站好,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大梁王朝最至高无上的帝王。
“听李应全说…”宣帝顿了顿,继续说:“你是来替朕解决烦心事的?”
梁承泽见老皇帝没有拿正眼瞧他,甚至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只顾着埋头批阅着奏折。
他瞬间就明白了,原主这个皇嫡孙,在老皇帝心中压根没什么地位可言,也就是没啥大的价值。
也是,谁让原主之前只是个懦弱的书呆子。
老皇帝瞧不起他这个嫡孙,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往后的日子,他定让这老头子闪瞎了眼。
梁承泽谨慎措词,开口答复:“孙儿今日特来向皇祖父请旨,自愿前往北真和亲。”
梁承泽话音刚落——
宣帝便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抬头猛盯着下方的嫡孙,眸光中闪烁着不明的打量。
“此话当真?”宣帝深沉的声音响起,目光依旧紧紧锁住嫡孙:“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回禀皇祖父,孙儿明白。”顶着老皇帝探究的目光,梁承泽说出了这句话。
“……”宣帝默然不语,目光依旧不放过这个嫡孙。
良久,宣帝终于开口:“既如此,你还自愿前往北真?”
梁承泽忽然跪在地上,大声道:“孙儿身为我大梁的皇嫡孙,身为皇祖父的孙子,大梁危矣,乃是皇祖父危矣,皇祖父危矣,乃是孙儿危矣……”
说到这里,梁承泽故意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下去。
“孙儿愿抱必死之心,为我大梁分忧,为皇祖父分忧!”梁承泽最后还不忘恭维宣帝一番:“只愿我大梁能国泰民安,愿皇祖父能千秋万业。”
殿内沉寂良久……
在宣帝的心里,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相比起梁承泽这个懦弱的书呆子皇嫡孙,宣帝心中其实更加看中,有才华的皇长孙梁承丰。
他只有两个儿子了,一个与他心生嫌隙远赴北境征战沙场,另一个虽为太子,可却无德无才,愚笨至极。
如此一来,太子之后的储君人选,就更要慎重考虑了。
若是真要割舍出一个皇孙,宣帝其实更想送皇嫡孙梁承泽去和亲,只是这占着嫡出的名头,是宣帝一直犹豫不定的难题。
况且上官一族自大梁建国便在,是大梁顶尖的世家大族,在朝中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不能得罪。
若要送皇嫡孙去和亲,上官家族是必过的一道大难关。
皇嫡孙此番前来,自愿请旨前往北真和亲,确实是替他这个皇帝,解决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思及其,宣帝看着梁承泽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
“难为你有这份心。”宣帝的眸中露出满意的神色,嘴角也微微上扬:“朕便成全了你这份孝心。”
梁承泽一听定下来了,心中狂喜,就是这个时候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208/3889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