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湖中字,终南山的一个秋天
推荐阅读:网游之一箭倾城、毒倾天下:废材狂妃要逆天、某科学的火影忍者、崛起的地球人、影后死定了、天命管家、诸天最强部落、异界道行、试婚老公,用点力!、星光与你皆不负、
湖中字,终南山的一个秋天
“你说今日的花魁,会是谁?”
“这我哪知道,不过听说比那位张家的云芝小姐还要美上几分。”
“我倒觉得李家的书婉小姐更胜一筹,那气质,那身段,啧啧……”
“要我说啊,还是赵夫人最美。”
躺在小舟上的那人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你们是没瞧见赵夫人走路时的背影,简直和葫芦似的,扭来扭去,尤其是前面……怕是低头都看不到脚尖。”
他说到此处,嘿嘿一笑,“只可惜二老爷一年到头也不回来,就算回来,也从不进赵夫人的房。”
“你疯了!”
另一人脸色骤变,慌忙伸手去捂他的嘴,“这话要是传到二院的耳朵里,咱们几个小命不保!”
“怕什么?”那人推开同伴的手,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你啊,什么都怕,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气候?难道真要给谢家鞍前马后一辈子?”
“就是,”第三人附和道,“咱们在这湖中,谁能听见?平日里谨慎惯了,今日府中的小姐、公子、管事都去了群芳宴,咱们还不能过过嘴瘾?”
谢家后院的湖面上,一叶小舟随波轻荡,三名青衣仆从倚在船头,低声交谈。
三人是谢家老太君府中的小厮,因老太君极喜欢这鸿景院的“母湖”,每日都要打理飘进湖中的落叶。
三人便是为这事而生的奴仆。
也因是老太君府中,便比其他院中的下人少了些“谨小慎微”。
湖面倒映着天边的残月,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
湖面上,小舟悠然轻摇,三人犹自低声谈笑。
“我听二院丫鬟说,夫人还裹胸……”一人压低嗓音,语气间带着几分莫名的暧昧。
“咦?此言可真?那其尺寸,何其惊人!”
另一人瞪目结舌。
“嘿嘿,鸿老爷夜间岂不快活至极,恐需双手方能尽兴。”
三人相视一笑,笑声在湖面上荡漾开来,惊扰了几只夜栖的水鸟,振翅而飞。
“你啊,无老爷之命,却生老爷之鸟。”
一人打趣,另外两人捧腹大笑,前仰后合。
小舟缓缓划过湖心,鸿景院的灯火倒映水中,犹如星河璀璨,美不胜收。
一人双手枕于脑后,仰望星空,忽而蹙眉:
“你们看,适才汴京骤亮如昼,此乃何物?烟火乎?”
另一人循其目光望去,只见天际隐约浮现一层琉璃之罩,笼罩全城,神秘莫测。
“此乃何物?天际怎会有此罩?莫非天象有变?汴京百姓常言紫薇星动,荧惑北斗,莫非……”
“休管此等闲事!”
撑杆小厮打断道,“吾等仆人,何须操此心?天塌自有高人顶。”
“咦?那不是书院所在,莫非起火了?”
“岂会是火,火怎么能烧到天际上。”
忽地!
话音未落,湖面倏然波涛汹涌,似有庞然大物于水下翻腾。
“怎么回事!”
撑杆之人惊呼,低头凝视湖中。
但见一条墨色蛟龙于湖底游弋,身躯庞大无比,鳞片闪烁着幽冷之光。
其尾轻轻一摆,便掀起巨浪,小舟剧烈颠簸,几欲倾覆。
三人脸色骤变,跌坐于舟舱,慌忙抓牢船沿。
“妖……孽!”一人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惊恐之色。
“似……蛇?抑或龙?”另一人结结巴巴,目光紧盯湖中黑影。
未待他们看个真切,湖中蛟龙倏然化作一团墨色雾气,凝聚成巨大“谢”字,悬浮于水面之上。
那“谢”字笔画苍劲有力。
片刻之后,墨色雾气再次凝聚,重又化作蛟龙模样,直冲云霄,消逝于夜空之中。
三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脸色发苦,手忙脚乱地划着桨,拼命将小舟驶向岸边。
~
~
终南山。
时至深秋!
山上的柿子有熟透了,疏疏郎郎悬于枝头,宛如盏盏红灯,看着格外喜人。
漫山遍野,既有金黄树叶落尽撒在上山的台阶上,又有果木飘香。
三真教广迎香客,山间果实任人采摘,孩童们常在此嬉戏,欢声笑语,往往能满载而归。
每日前来上香拜礼之人络绎不绝,山道上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终南山结庐偏远,山脚也是车马喧。
大道上,人挤人难走!
在终南山的后山,却隐匿着一条曲折蜿蜒的上山之路,世人难以寻觅。
唯有三真教的精英弟子与本地的山民窥的真容,寻常难以知晓。
山径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密,阳光被茂密的树冠筛成斑驳的光影。
林中野兽的咆哮声时隐时现,赫人心胆。
草木旺盛,足有膝盖高,加上石板青苔路滑,下面又是悬崖。
山路陡峭,没有一身本事的人,不敢从这里走。
倒是显得格外清幽,少了前山的喧嚣与拥挤。
偶尔才有行者匆匆而过。
此时,幽静的山道上,两道与众不同的身影缓缓前行。
绿裙女子身材娇小,步履轻盈,腰间系着一串银铃,随着她的步伐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仿佛山间清泉流淌。
她容貌娇丽,眉眼弯弯,宛如六月盛开的桃花,透着一股机灵古怪的劲儿。
女子笑嘻嘻地问道:“穆哥,你说这终南山每天都是如此热闹吗?”
“要是在山脚开个卖冰糖葫芦、烧饼的店,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被她问询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相貌英挺,浑身透露出阳刚之气。
他头上系着一条黑色护额,眼神沉稳如山。
此人正是谢家的三子,曾跟随黄道游历天下的谢穆。
黄道飞升之后,留下的《天魔策》与《道心种魔》两部绝世秘籍,皆由谢穆保管。
谢穆决定将这两部秘籍归还魔门。
然而,魔门中人见形单影只又并非魔门弟子,心生歹意,竟合力围杀谢穆。
谢穆跟随黄道多年,一身修为早已跻身当世顶尖之列。
加之亲眼目睹黄道飞升,心境更是攀升至宗师境界。
那一场逃杀,非但没有让他陨落,反而助长了他的修为,使他真正跻身于当世高手之列。
绿裙女子本是他在逃难途中随手擒下的“花间派”魔门圣女,原打算作为人质。
一来二去!
谢穆本就不是嗜杀之人,加上受黄道耳濡目染,便将她一直带在了身边。
绿裙女子微微抬头,露出雪白的颈脖,眼中有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倾慕之色。
女子见谢穆沉默不语,声音拖得绵长,“穆哥——”
“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谢穆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这些年道家兴盛至极,无论是魔门还是佛门,近十年来都有衰败的迹象。魔师死后,魔门九脉内斗不止,早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巅,继续说道:“而作为显宗的佛教,无论是大乘、小乘两派的法华、三论、净土、成实……一众佛门,被三真道教压的避世不出,不问世事。”
绿裙女子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即笑道:“难怪天下的百姓都说,‘何须千里拜灵山,终南自有在世佛’。”
“这所谓的在世佛,便是指燕王。”
随着黄道,女帝,陆羽飞升,燕王陆沉早就是稳居天下绝顶。
一人之力压的天下喘不过气来!
还有天下的大燕的铁骑,天人岂不知寒!
谢穆闻言,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这陆少保在一日,终南山的香火便会如日中天。”
世人皆称陆沉为燕王,谢穆本是大庆人氏,习惯叫少保。
他抬头望向终南山的峰顶,云雾缭绕间,隐隐约约能看到那座古朴的道观。
绿裙女子轻声问道:“穆哥,你后悔吗?好心为了归还秘籍,差点丢了性命。”
谢穆闻言,摇了摇头:
“黄道前辈于我有恩,若是不归还,心中有愧。”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山间的磐石,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绿裙女子又问道,“穆哥,那你和黄道前辈是什么关系?”
谢穆没有回答。
女子抿了抿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又恢复了那副俏皮的模样。
她蹦蹦跳跳地走到谢穆身旁,铃铛声在山间回荡:“那咱们接下来去哪儿?总不能一直在这终南山上转悠吧?”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果木的清香。
谢穆沉声道:“上山!”
绿裙女子眼神一惊,如今的终南山。
燕王尤在壮年,力压天下,终南七子更是当世大宗师。
堪称真正的龙潭虎穴。
他们身为魔教中人,怎敢轻易踏入这正道圣地?
然而!
女子抬头看向谢穆宽阔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她咬了咬唇,轻声道:“好,穆哥,我陪你。”
谢穆闻言,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就不拖拖拉拉了。”
说罢,他迈步向前。
绿裙女子一跺脚,连忙跟上,铃铛声在山间回荡。
她忍不住问道:“穆哥,你怎么对这条终南山的道如此熟悉?”
谢穆头也不回,淡淡道:“我曾经和人来过。”
“来过?不会是女子吧?小树林里可有辱斯文啊。”
谢穆嘴角微笑,眼神中涟漪泛起。
就在此时!
一声宏大的声音骤然响起,震彻天地。
“当——”
那声音似钟非钟,似鼓非鼓,仿佛从天际传来,又似乎似是而非。
终南山上,野兽无不伏地低吠,就连山间的飞鸟也纷纷惊起,四散而逃。
谢穆眉头一皱,目光如电,直射向山顶一处。
只见那里霞光万道,如日初生。
“活死人墓?”
“少保!”
他低声喃喃,随即眼神一凝,抱起绿裙女子,身形如箭,爆射而出,穿梭在树林间。
绿裙女子被他拦腰抱起,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却未挣扎,只是紧紧抓住他的衣襟。
转眼间!
两人已落在终南山活死人墓门前。
只见洞口处,早已聚集了不少人。
七名身着道袍的人影立于最前,气息深厚,或负剑,或持尺,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墓中。
绿裙女子一眼认出,这七人正是名满天下的终南七子。
她心中一紧,下意识低下头,眼神躲闪,不敢与他们对视。
天下正道之首,魔门之人都是畏之如蛇蝎。
终南七子中的老五杨素却看向谢穆,微微点头,道了一声:“穆少侠!”
谢穆抱拳回礼。
绿裙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穆大哥似乎和终南七子颇为熟悉。
倒是奇怪了?
她又抬头望向活死人墓,心中隐隐猜到——这墓中之人,恐怕就是终南七子的师伯,那位隐居修行传说之中的燕王陆沉。
谢穆目光沉静,望向墓中深处,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绿裙女子站在他身旁,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仿佛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将发生。
“当——”
又是一声巨响,天地震颤,山岳动摇。
那声音无法形容,仿佛汇聚了世间所有的沧桑、厚重与古朴。
众人抬头仰望,只见终南山的上空,一座虚幻的大鼎悄然显现。
这座大鼎庞大得令人窒息,其巨已经超过整座终南山。
其形双耳高耸,四足稳健,鼎身上铭刻着繁复的图腾,山川河流蜿蜒曲折,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绿裙女子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敬畏,她仿佛在这一刻目睹了神迹的降临,喃喃自语道:
“这……这是什么?”
众人只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他们仿佛坠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一身修为在这股力量面前变得如此渺小,根本无法施展分毫。
绿裙女子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她甚至无法思考,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回荡,难道……这就是天地量劫,天地的尽头吗?
她转头看向谢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着说道:“穆哥……我想告诉你……”
谢穆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活死人墓的洞口,终南七子亦是神情凝重,目不转睛。
墓中,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一个两鬓微微发白显得有些沧桑的中年人,有这一双明亮之际的眼眸,步履平缓的走出。
“少保!”
“师伯!”
然而,随着中年人的出现,天地间的威压愈发强烈。
谢穆只觉浑身筋骨震颤,再也站立不稳,单膝跪地。
终南七子虽能勉强支撑,却也面色苍白,额间渗出冷汗。
天地之威,如威如狱!
唯有那中年人,仿佛对天地之威毫无所觉,抬头看向天空之中的大鼎。
终南山的天空出现幻化出一副景像。
四人身受重伤!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道,“我早已此界无敌手,现在的你。”
“还有后手吗?”
陆沉听后,负手而立。
“你说今日的花魁,会是谁?”
“这我哪知道,不过听说比那位张家的云芝小姐还要美上几分。”
“我倒觉得李家的书婉小姐更胜一筹,那气质,那身段,啧啧……”
“要我说啊,还是赵夫人最美。”
躺在小舟上的那人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你们是没瞧见赵夫人走路时的背影,简直和葫芦似的,扭来扭去,尤其是前面……怕是低头都看不到脚尖。”
他说到此处,嘿嘿一笑,“只可惜二老爷一年到头也不回来,就算回来,也从不进赵夫人的房。”
“你疯了!”
另一人脸色骤变,慌忙伸手去捂他的嘴,“这话要是传到二院的耳朵里,咱们几个小命不保!”
“怕什么?”那人推开同伴的手,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你啊,什么都怕,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气候?难道真要给谢家鞍前马后一辈子?”
“就是,”第三人附和道,“咱们在这湖中,谁能听见?平日里谨慎惯了,今日府中的小姐、公子、管事都去了群芳宴,咱们还不能过过嘴瘾?”
谢家后院的湖面上,一叶小舟随波轻荡,三名青衣仆从倚在船头,低声交谈。
三人是谢家老太君府中的小厮,因老太君极喜欢这鸿景院的“母湖”,每日都要打理飘进湖中的落叶。
三人便是为这事而生的奴仆。
也因是老太君府中,便比其他院中的下人少了些“谨小慎微”。
湖面倒映着天边的残月,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
湖面上,小舟悠然轻摇,三人犹自低声谈笑。
“我听二院丫鬟说,夫人还裹胸……”一人压低嗓音,语气间带着几分莫名的暧昧。
“咦?此言可真?那其尺寸,何其惊人!”
另一人瞪目结舌。
“嘿嘿,鸿老爷夜间岂不快活至极,恐需双手方能尽兴。”
三人相视一笑,笑声在湖面上荡漾开来,惊扰了几只夜栖的水鸟,振翅而飞。
“你啊,无老爷之命,却生老爷之鸟。”
一人打趣,另外两人捧腹大笑,前仰后合。
小舟缓缓划过湖心,鸿景院的灯火倒映水中,犹如星河璀璨,美不胜收。
一人双手枕于脑后,仰望星空,忽而蹙眉:
“你们看,适才汴京骤亮如昼,此乃何物?烟火乎?”
另一人循其目光望去,只见天际隐约浮现一层琉璃之罩,笼罩全城,神秘莫测。
“此乃何物?天际怎会有此罩?莫非天象有变?汴京百姓常言紫薇星动,荧惑北斗,莫非……”
“休管此等闲事!”
撑杆小厮打断道,“吾等仆人,何须操此心?天塌自有高人顶。”
“咦?那不是书院所在,莫非起火了?”
“岂会是火,火怎么能烧到天际上。”
忽地!
话音未落,湖面倏然波涛汹涌,似有庞然大物于水下翻腾。
“怎么回事!”
撑杆之人惊呼,低头凝视湖中。
但见一条墨色蛟龙于湖底游弋,身躯庞大无比,鳞片闪烁着幽冷之光。
其尾轻轻一摆,便掀起巨浪,小舟剧烈颠簸,几欲倾覆。
三人脸色骤变,跌坐于舟舱,慌忙抓牢船沿。
“妖……孽!”一人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惊恐之色。
“似……蛇?抑或龙?”另一人结结巴巴,目光紧盯湖中黑影。
未待他们看个真切,湖中蛟龙倏然化作一团墨色雾气,凝聚成巨大“谢”字,悬浮于水面之上。
那“谢”字笔画苍劲有力。
片刻之后,墨色雾气再次凝聚,重又化作蛟龙模样,直冲云霄,消逝于夜空之中。
三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脸色发苦,手忙脚乱地划着桨,拼命将小舟驶向岸边。
~
~
终南山。
时至深秋!
山上的柿子有熟透了,疏疏郎郎悬于枝头,宛如盏盏红灯,看着格外喜人。
漫山遍野,既有金黄树叶落尽撒在上山的台阶上,又有果木飘香。
三真教广迎香客,山间果实任人采摘,孩童们常在此嬉戏,欢声笑语,往往能满载而归。
每日前来上香拜礼之人络绎不绝,山道上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终南山结庐偏远,山脚也是车马喧。
大道上,人挤人难走!
在终南山的后山,却隐匿着一条曲折蜿蜒的上山之路,世人难以寻觅。
唯有三真教的精英弟子与本地的山民窥的真容,寻常难以知晓。
山径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密,阳光被茂密的树冠筛成斑驳的光影。
林中野兽的咆哮声时隐时现,赫人心胆。
草木旺盛,足有膝盖高,加上石板青苔路滑,下面又是悬崖。
山路陡峭,没有一身本事的人,不敢从这里走。
倒是显得格外清幽,少了前山的喧嚣与拥挤。
偶尔才有行者匆匆而过。
此时,幽静的山道上,两道与众不同的身影缓缓前行。
绿裙女子身材娇小,步履轻盈,腰间系着一串银铃,随着她的步伐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仿佛山间清泉流淌。
她容貌娇丽,眉眼弯弯,宛如六月盛开的桃花,透着一股机灵古怪的劲儿。
女子笑嘻嘻地问道:“穆哥,你说这终南山每天都是如此热闹吗?”
“要是在山脚开个卖冰糖葫芦、烧饼的店,岂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被她问询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相貌英挺,浑身透露出阳刚之气。
他头上系着一条黑色护额,眼神沉稳如山。
此人正是谢家的三子,曾跟随黄道游历天下的谢穆。
黄道飞升之后,留下的《天魔策》与《道心种魔》两部绝世秘籍,皆由谢穆保管。
谢穆决定将这两部秘籍归还魔门。
然而,魔门中人见形单影只又并非魔门弟子,心生歹意,竟合力围杀谢穆。
谢穆跟随黄道多年,一身修为早已跻身当世顶尖之列。
加之亲眼目睹黄道飞升,心境更是攀升至宗师境界。
那一场逃杀,非但没有让他陨落,反而助长了他的修为,使他真正跻身于当世高手之列。
绿裙女子本是他在逃难途中随手擒下的“花间派”魔门圣女,原打算作为人质。
一来二去!
谢穆本就不是嗜杀之人,加上受黄道耳濡目染,便将她一直带在了身边。
绿裙女子微微抬头,露出雪白的颈脖,眼中有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倾慕之色。
女子见谢穆沉默不语,声音拖得绵长,“穆哥——”
“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谢穆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这些年道家兴盛至极,无论是魔门还是佛门,近十年来都有衰败的迹象。魔师死后,魔门九脉内斗不止,早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巅,继续说道:“而作为显宗的佛教,无论是大乘、小乘两派的法华、三论、净土、成实……一众佛门,被三真道教压的避世不出,不问世事。”
绿裙女子眨了眨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即笑道:“难怪天下的百姓都说,‘何须千里拜灵山,终南自有在世佛’。”
“这所谓的在世佛,便是指燕王。”
随着黄道,女帝,陆羽飞升,燕王陆沉早就是稳居天下绝顶。
一人之力压的天下喘不过气来!
还有天下的大燕的铁骑,天人岂不知寒!
谢穆闻言,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这陆少保在一日,终南山的香火便会如日中天。”
世人皆称陆沉为燕王,谢穆本是大庆人氏,习惯叫少保。
他抬头望向终南山的峰顶,云雾缭绕间,隐隐约约能看到那座古朴的道观。
绿裙女子轻声问道:“穆哥,你后悔吗?好心为了归还秘籍,差点丢了性命。”
谢穆闻言,摇了摇头:
“黄道前辈于我有恩,若是不归还,心中有愧。”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山间的磐石,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绿裙女子又问道,“穆哥,那你和黄道前辈是什么关系?”
谢穆没有回答。
女子抿了抿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即又恢复了那副俏皮的模样。
她蹦蹦跳跳地走到谢穆身旁,铃铛声在山间回荡:“那咱们接下来去哪儿?总不能一直在这终南山上转悠吧?”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果木的清香。
谢穆沉声道:“上山!”
绿裙女子眼神一惊,如今的终南山。
燕王尤在壮年,力压天下,终南七子更是当世大宗师。
堪称真正的龙潭虎穴。
他们身为魔教中人,怎敢轻易踏入这正道圣地?
然而!
女子抬头看向谢穆宽阔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她咬了咬唇,轻声道:“好,穆哥,我陪你。”
谢穆闻言,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就不拖拖拉拉了。”
说罢,他迈步向前。
绿裙女子一跺脚,连忙跟上,铃铛声在山间回荡。
她忍不住问道:“穆哥,你怎么对这条终南山的道如此熟悉?”
谢穆头也不回,淡淡道:“我曾经和人来过。”
“来过?不会是女子吧?小树林里可有辱斯文啊。”
谢穆嘴角微笑,眼神中涟漪泛起。
就在此时!
一声宏大的声音骤然响起,震彻天地。
“当——”
那声音似钟非钟,似鼓非鼓,仿佛从天际传来,又似乎似是而非。
终南山上,野兽无不伏地低吠,就连山间的飞鸟也纷纷惊起,四散而逃。
谢穆眉头一皱,目光如电,直射向山顶一处。
只见那里霞光万道,如日初生。
“活死人墓?”
“少保!”
他低声喃喃,随即眼神一凝,抱起绿裙女子,身形如箭,爆射而出,穿梭在树林间。
绿裙女子被他拦腰抱起,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却未挣扎,只是紧紧抓住他的衣襟。
转眼间!
两人已落在终南山活死人墓门前。
只见洞口处,早已聚集了不少人。
七名身着道袍的人影立于最前,气息深厚,或负剑,或持尺,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墓中。
绿裙女子一眼认出,这七人正是名满天下的终南七子。
她心中一紧,下意识低下头,眼神躲闪,不敢与他们对视。
天下正道之首,魔门之人都是畏之如蛇蝎。
终南七子中的老五杨素却看向谢穆,微微点头,道了一声:“穆少侠!”
谢穆抱拳回礼。
绿裙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穆大哥似乎和终南七子颇为熟悉。
倒是奇怪了?
她又抬头望向活死人墓,心中隐隐猜到——这墓中之人,恐怕就是终南七子的师伯,那位隐居修行传说之中的燕王陆沉。
谢穆目光沉静,望向墓中深处,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绿裙女子站在他身旁,心中既紧张又期待,仿佛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将发生。
“当——”
又是一声巨响,天地震颤,山岳动摇。
那声音无法形容,仿佛汇聚了世间所有的沧桑、厚重与古朴。
众人抬头仰望,只见终南山的上空,一座虚幻的大鼎悄然显现。
这座大鼎庞大得令人窒息,其巨已经超过整座终南山。
其形双耳高耸,四足稳健,鼎身上铭刻着繁复的图腾,山川河流蜿蜒曲折,花鸟鱼虫栩栩如生。
绿裙女子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敬畏,她仿佛在这一刻目睹了神迹的降临,喃喃自语道:
“这……这是什么?”
众人只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他们仿佛坠入了无尽的深渊之中,一身修为在这股力量面前变得如此渺小,根本无法施展分毫。
绿裙女子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她甚至无法思考,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回荡,难道……这就是天地量劫,天地的尽头吗?
她转头看向谢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着说道:“穆哥……我想告诉你……”
谢穆的目光死死锁定在活死人墓的洞口,终南七子亦是神情凝重,目不转睛。
墓中,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一个两鬓微微发白显得有些沧桑的中年人,有这一双明亮之际的眼眸,步履平缓的走出。
“少保!”
“师伯!”
然而,随着中年人的出现,天地间的威压愈发强烈。
谢穆只觉浑身筋骨震颤,再也站立不稳,单膝跪地。
终南七子虽能勉强支撑,却也面色苍白,额间渗出冷汗。
天地之威,如威如狱!
唯有那中年人,仿佛对天地之威毫无所觉,抬头看向天空之中的大鼎。
终南山的天空出现幻化出一副景像。
四人身受重伤!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道,“我早已此界无敌手,现在的你。”
“还有后手吗?”
陆沉听后,负手而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119/359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