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383章 千山未及此山高,队友来了?

第383章 千山未及此山高,队友来了?

推荐阅读:让你重生了却遗憾,你怎么还顺便暴富了?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重生鬼仙途系统逼我当神医宿主大佬又美又飒重生火影之千手绳树我在异界有座城氪金使我超神我对同桌的你凶不起来

    千山未及此山高,队友来了?
    俞客对此不置可否。
    他回想起上一世“陆沉”模拟之时,最后一次亲自参与的经历,莫名其妙地开始,又莫名其妙地结束。
    白白损失了一次亲自参与。
    如今,夫子千方百计地让他降临此世,开启惊神阵,竟是为了困住自己。
    俞客抬眼望向天空,虽然一切已恢复正常。
    夜色依旧深沉,月色高悬,撒下清辉。
    对面的夫子似乎已无心与他交谈。
    董诚感慨地说道:“也许,此番世界亘古以来,从未有人将你逼到如此境地。”
    俞客心知夫子已窥探到鲲虚鼎的秘密——鼎中自成一界,承载着日月山河。
    “天地孕育万物,你不思报恩,却怀有吞天之仇?”
    俞客看着夫子缓缓道,“我不知你从何处得这惊神阵,你如此做,究竟图谋什么?”
    夫子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千年前,我若得道飞升,必将感恩这方天地,愿如陆沉般名垂青史。”
    “再过三百年后,我立誓若得飞升,定让大齐百姓,乃至天下苍生远离战火纷争。”
    “又过三百年,若天地允我飞升,我将遣弟子遍行天下,广施恩泽,解救众生。”
    “天地以大义敬我,我报天地以春秋。”
    “然而时至今日,我深知天地从未眷顾于我,那我便做一回……逆天之人吧。”
    俞客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当真如此?”
    “不是你想以身代天行道?享天地同寿!”
    夫子凝视着俞客那副仿佛早已洞悉他心思的神情,脸色愈发阴沉。
    寻常之人自然无法触动他的心弦,然而对面站着的却是这方天地“道”的化身。
    “你还有闲情与我废口舌,便说明你的处境正如我所料,否则我早已死无葬身之地。”
    “你不屑与我言语,但今日我偏要告诉你。”
    “正是我们这些在你眼中如同蝼蚁般的存在,我会如同六千年前灵气消散的时候,凡人推翻了神坛庙宇,将仙人踩在脚底。”
    言毕!
    夫子的气息陡然变得深沉,天地风云如墨染般翻涌,身形竟化作吞噬万物的虚空涡旋。
    一股刺骨的寒意弥漫开来,比腊月寒冬还要凛冽。
    江边的雾气越发浓重,微风拂过,却带着无尽的冷意。
    江畔浓雾在栽种的柳树上,竟凝成霜花簌簌坠落,
    “谢观”的发丝被冷风轻轻吹动,俞客只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万刃高峰之上,眼前是茫茫雪山,身边是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难以攀登。
    实在太冷!
    冷到骨髓深处。
    吸入的空气,都如同冰刺扎进肺腑。
    俞客不得不运转全身修为,调动体内修出的先天之气,竭力抵御这股寒意。
    看来,夫子已经准备动真格的了。
    俞客猛然睁眼,运起莲池大师所授的“惊涛佛手”,一只琉璃金光佛手瞬间包裹住他的全身。
    然而,只是刹那!
    在冷风的侵袭下,佛手上浮现出道道裂痕,随即轰然破碎。
    老人见此,微微摇头,眼中带着几分怜悯与淡漠。
    “果然,现在的你实在太弱了。”
    “这不过是我的气息罢了。”
    夫子挽起袖子,缓缓伸出手,如同从寒潭中探出一般,寒意凝聚,直逼俞客而来。
    俞客早已蓄势待发,泥丸宫中的灵台上,两道剑意如静待时机。
    他双手捏出剑指,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双手推出。
    一剑斩妖!
    一剑斩鬼!
    两道剑意自食指与中指间迸发而出,一道如月色般清冷皎洁,是为斩鬼剑。
    另一道如烈阳般炽烈夺目,是为斩妖剑。
    这两剑,蕴养数月,更融汇了湖中长年累月积淀的剑意,威力远超俞客的预料。
    剑意冲天而起,气势如虹!
    俞客心中笃定,即便是武道上三境的强者,也可杀!
    周围的雾气被剑意震荡,尽数被两剑裹挟,直冲夫子而去。
    地面青石板被掀翻,泥土翻涌,如同地龙过境,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
    俞客体内的先天之气与神魂之力在这一刻挥洒一空,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脸色微微发白,手指少阳经脉被剑意灼烧得隐隐作痛。
    他强忍痛楚,运转“阴符七术”中的“养志法灵龟”,镇压已然耗尽的心神,缓缓吸收月华中的月精之力,修补受损的元神。
    与此同时,第二术“五龙盛运符”的图案已在他心海中勾勒成形,此法门能保持精气神不衰,镇压个人气运,助他稳住心神。
    俞客抬头望去,目光投向两道剑意的方向。
    只见!
    老人依旧站在原地,身形未动分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那两道凌厉的剑意,在靠近夫子身侧的瞬间,竟被他身周无形的罡气撕扯成碎片,消失不见。
    地面留下深深的犁田而过的沟渠。
    董诚缓缓开口,声音冰冷:
    “借来的剑意,终究不是自己的。”
    他目光如炬,直视俞客,“若你再无其他手段……倒是忘了,你降临此世,便只能动用此界的力量。”
    “可惜,此界之中,我便是绝顶!”
    话音落下,天地间仿佛为之一静,连雾气江风都停滞了。
    俞客连抵御这般冷意都是耗尽了气力,用出两剑连夫子的身都近不了。
    “你到了什么境界?”
    夫子听后,抬头望向天幕,惊神阵上的马首龙身星象已经完全成形,星光璀璨。
    京师道上也有数道法阵冲上天宇与惊神阵相连,一座惊世的大阵倒映在天穹。
    董诚这才流露出真正的笑意,目光转向谢观,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
    “天下武道,武夫最高不过九境璇丹,可我早已迈入第十重境界,气血不衰,即便只剩血肉亦可重生。”
    “元神修炼,最高有十境阳神,我已凝聚元婴,即便脱离肉身,也能行走世间。”
    “在灵气消失后的六千年里,我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就算是三千年前那位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千山未及此山高的陆羽在世,也不及我。”
    “或者说,即便陆沉复活,我也能胜之。”
    俞客却感觉到,此刻的夫子与方才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多了一分成竹在胸的从容与自信。
    就在这时!
    浓雾之中,一道熟悉的女声响起。
    “董老夫子,你说大话,也不害臊。陆羽师祖可是只修行了四十八年,便已拳碎虚空,独自飞升。”
    “董夫子,你瞧瞧自己多少岁数了?”
    俞客循声望去,只见浓雾中隐约有几道身影正在接近。
    他刚刚施展“斩妖”和“斩鬼”之后,便察觉到有几道气息正在靠近,其中三道气息尤为熟悉。
    雾霭渐散,几道人影逐渐清晰。
    左边是一位身穿布衣的老和尚,面容慈祥,双目微闭,手中捻着一串佛珠。
    中间是一位头戴斗笠的道袍女子,身形被宽大的道袍遮掩,面容隐在斗笠之下,方才出声讥讽董诚的正是她。
    右边则是一位负手而立的成熟中年男子,两鬓微微斑白,气质儒雅。
    最后现身的是一位相貌普通的少年,眼眸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俞客认出了莲池大师、陆华和魔师许江仙,唯独那少年,他从未见过。
    随着四人出现!
    夫子的气息收敛,那股冷意逐渐消失。
    俞客这才有了点喘息之机,缓缓吐息恢复元气。
    陆华看到“谢观”在此,脸上先是一喜,随即又想到了什么。
    四人中的少年上前一步,看向夫子,恭敬地行了一礼。
    “学生许羡,见过先生。”
    夫子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到来,眼眸微抬,目光扫过几人,没有丝毫意外。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许羡身上,淡淡道:
    “许溪,你我早已不是师徒,我也从未将你当作弟子。当年出东海,是你驾舟,我们结伴同行的好友。”
    “当年你们四人联手杀我,唯独你最是留手。”
    “想不到,今日你到的却是最早。”
    许羡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之色,却又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他说完,已经直起身子。
    “今日许羡前来,乃是不得不来。”
    谢观反应过来,这位少年竟是书院大先生。
    夫子闻此,哂笑一声,“师徒之情?不过是天道轮回中的一场虚妄把戏罢了。”
    “所谓不得不来,究竟是为己私欲,还是为那所谓芸芸众生?”
    其目光流转至陆华,语调平平:“你便是三真一门的天师?不过这般浅的岁数,不知天高地厚。你祖师之祖师,见我亦需尊称一声师兄。”
    陆华于斗笠之下,传来一声轻蔑冷笑:
    “董老夫子,我三聪祖师早已洞察你窃取师兄肉身之秘,才将你诱入终南山活死人墓。若你真无敌于世,何以在终南山狼狈逃窜?”
    俞客闻此,心中一动,眼前之陆华,与模拟中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分毫不差。
    果不其然,陆华便是三真一门的天师!
    夫子听后,面色依旧如水,甚至微微点头。
    “三真一门,历代祖师,皆为不凡。”
    其语气淡然,犹如述说他人之事。
    夫子历经多次尸解重生,创立大齐、长生天、佛国,皆所向披靡。
    唯独在终南山活死人墓内,遭遇历代祖师肉身不朽、神念尤在,肉身被联手击碎,无奈再次尸解。
    魔师许江仙凝视着眼前的夫子,仅放出神念,便如同陷入漩涡泥潭,泥牛入海。
    且在其感知中,夫子仿佛空无一物,若非亲眼所见,几乎难以察觉其存在。
    不在此界之感!
    夫子纵横世间千载,岂是虚名之辈。
    据许家祖辈的族谱记载,许家那位一手铸就“黄金血脉”,将许家捧上草原至高神灵子孙的宝座的中兴家主。
    此人极有可能便是夫子某次“尸解”后的身份。
    许江仙眸中冷光闪烁。
    夫子环视在场的四人,缓缓言道:“一位是长生天的魔师,一位是东圣宗的行走世间者,还有一位是我的大弟子,倒是皆与我有关。”
    “你们来了也好,不然我之后又要一个个去找。”
    他又看向治水之后的群芳宴上的邀仙楼。
    夫子淡然说道,“不过……我还有两位好弟子,一位痴迷于棋局收官,另一位则因心怀愧疚,始终未曾露面。”
    莲池大师双手合十,低吟佛号:“阿弥陀佛,董施主,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方显真法。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以施主你的修为境界,怎还会看不透了?”
    夫子闻言,微微一笑:“佛家讲轮回,讲修心,而我早已勘破这世间的虚幻,又何必执着于修行?”
    “我,本就是那超脱一切的存在,如同如来!”
    莲池大师听后,只是轻声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
    这位夫子,在一千年前曾化身为僧,乃是东圣宗的第二代祖师,留下来的佛经还在东圣宗之中流传为典籍。
    若论佛法修为,夫子也是造诣颇深。
    许溪神色复杂,目光最后落在在场的谢观身上,他心中已有所猜测。
    “得道者自然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子听后,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在意。
    “然而,你们又有何资格来评判我呢?”
    “我建立国家,平息战乱,开创儒家学说,教化万民。在世人眼中,我便是那圣人。”
    陆华早已按捺不住,反驳道,“这方天地原本并无妖魔,自唐朝起,妖魔横行,世人皆言是唐王娶了妖狐,导致天怒人怨。殊不知,这一切皆源于你第一次尸解时,将尸气注入大唐气运,从而引发了妖魔乱世。”
    “这千年来不知道死了多少黎民百姓,圣人?天底下有这种圣人吗?”
    “你,不过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罢了。”
    夫子听后,竟点了点头,承认道:
    “你说得没错,我确实贪生怕死。但我所贪的,是那至高无上的道,是那逍遥自在的大道。我所怕的,是怕的是我成了冢中枯骨,也学不得长生法,仙家书。”
    许羡也知晓,不可能三言两语打动夫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这是先生你教我,今日学生便交还于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119/3598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