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180章 无门当无户对,外道内王

第180章 无门当无户对,外道内王

推荐阅读:重生之朱门嫡妃哈利波特与秘密宝藏景泰天下主宰奶爸在都市戏精一家子黎爷忙追妻我就会一招绿茵新星成神从种田开始穿越原始当长老灌篮王花道

    无门当无户对,外道内王
    无门当无户对,外道内王!
    佳康城,府衙处。
    一辆黄木雕纹马车悄然停在府衙前,马夫轻轻一扯缰绳。
    口中低喝:
    “吁—”
    马夫是个高大的中年的汉子,穿着细丝麻衣,腰间围着一根皮腰带,四方脸,满脸的络腮胡子,神情有些憨厚。
    “客官们,佳康府衙到了!”
    三人下了马车,其中的小姐引得马夫多看了几眼。
    他拉车多年,鲜少见到如此气质容貌脱俗的女子,也没有多瞧便收回了目光。
    宇文璃浅搀扶着杜诲走下。
    当年宇文璃浅在白鹿书院求学之时,不曾表露身份。
    这位杜诲老师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可是没少打她的手板心。
    就算是他后面恢复了公主身份,杜诲一样如此。
    他还说过,“在学堂我是先生,就算是皇子来了一视同仁。”
    杜诲这位大楚的老者风尘仆仆,脸上却是一片喜色。
    “璃浅记得先生,早就想来燕地,只是一直被俗事所累。”
    杜诲点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杜诲看着这雇来的四匹马车,苍老的脸上有着不一样的神色。
    在大楚本就是提倡礼与德。
    礼乃是礼法。
    天子驾六,诸侯才能驾四,这是自古的规矩。
    太子也不敢逾越!街道之上,车马如流,各式华车争奇斗艳,六马、七马之车更是屡见不鲜。
    宇文璃浅望着杜诲老师沉思的模样,嘴角不禁漾起一抹笑意,轻声问道:
    “先生,莫非也被这路上的马车景象所惑?”
    “璃浅初来乍到时,也是惊叹不已。”
    “这是不是与先生教的礼,反其道而行。”
    杜诲摇了摇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真正的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有的。”
    “真正的贤君,岂会以区区车驾之奢华,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宇文璃浅却没想到先生会如此回答。
    一旁侍立的马夫,闻言之下,神色间不由多了几分敬意,这天下终归是敬才学之士。
    他由衷赞道:“老先生,说的好!”
    杜诲抚着胡子,笑呵呵道:“小兄弟过奖,你亦是慧眼识珠。”
    宇文璃浅到是淡淡一笑,先生还是老样子。
    三人看向在这座低矮的府衙。
    上面有一条蓝色的门匾。
    “佳康府署!”
    这如同寻常的门户,竟然就是如此大城的府衙。
    在五国内,知府乃是天子所亲派的大大官,替天子牧民,总管司法,教育,赋税,公安,水利等,权利之大一城之首府。
    可在似乎在燕地似有不同?在大楚这等繁华鼎盛之城,知府衙门往往构筑得宏伟壮观,占地广阔,其内偏殿林立,多达四五十座,住房亦是鳞次栉比,足有一百六十余间,尽显官府之威严与权势。
    推门便是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主体。
    左文右武!左边分别是更房,户房和礼房。
    右边分别有刑房,工房和兵房。
    每一道门扉都似在诉说着权力的层层递进。
    大堂的门楣之上。
    挂着“正大光明”四字,昭示着公正无私。
    而捕快审堂前的“回避”、“安静”牌匾,更是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然而!眼前这座府衙却一反常态,屋舍低矮,不显山露水,不熟的行人路过,若非细看,恐难察觉此乃官府重地。
    宇文璃浅见状,不禁心生疑惑,轻声向杜诲先生问道:“先生,此等建造,莫非有何深意,或是有所不妥?”
    她心中暗自思量,以为府衙之雄伟,乃是为了彰显官威,震慑百姓,减少刁民滋事。
    侍女在旁,闻言亦附和道:“是啊,小姐,寻常官府都是越大越好。”
    “昨日在江边所见公苑亦是如此,气派非凡。这府衙如此简陋,莫不是官吏们中饱私囊,只顾自家腰包,不顾官府颜面?”
    马夫神色间流露出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杜诲见此温和道:“小兄弟,你似乎有未尽之言,不妨说来听听。”
    那憨厚的中年汉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解释道: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对这府衙的自然可能不懂!”
    杜诲笑道:“愿闻其详,还请小兄弟不吝赐教。”
    马夫连忙摆了摆手道:“赐教说不上。”
    “在这座城里,府衙并非只有这一座,实则有四座之多,皆是这般规模。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位知府大老爷坐镇,但实则下面有四位参议大人,分别掌管司法与赋税,各自为政,分而治之。”
    “这座府衙,乃是总府所在,是开堂审案、宣读诏书、接见官员以及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姑娘,可别说是这知府贪赃枉法,这几任知府都是好官。”
    杜诲先生闻言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设置,无异于将权力分散,虽名义上知府仍为一城之主,实则已是将治理之责分担给了更多人。
    马夫接着说道:
    “原本啊,这府衙是打算建得更为宏伟壮观的,但燕王殿下有旨,府衙不应以大小论威严,更不应让百姓心生畏惧。因此,便建成了眼前这般规模。”
    “我是觉得燕王的话,很有道理。”
    马夫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燕王的敬仰之情。
    侍女脸上还是有着不服气。
    她也是在皇宫之中长大,从小跟着公主识字读书,见识怎么会弱于一个车夫。
    杜诲点头道:“府衙之名,不在其高,而在其治,官员之贤,不在其位,而在其心。”
    官府之威严,非在于屋舍之大小,而在于民心之向背。
    车夫在原地等待。
    三人缓缓走向府衙。
    门口没有两尊石狮子,只有两盆兰花。
    这个石狮子也叫门当,只有皇族和官府才有资格摆放。
    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叫做“户对”。
    “户对”的多少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
    这堂堂府衙之地。
    既无门当,也无户对!只有在左侧立着一块石碑。
    三人驻足在石碑面前。
    大门敞开着,两旁并未设立护卫,只有偶尔进出的人群,面带平和之色,没有丝毫的拘谨与畏惧。
    这样的场景,与宇文璃浅心中所见的威严府衙不同!她脑海之中突然崩出那一句。
    “府衙不必造的高大,免得百姓害怕!”
    杜诲看去石碑上的文字。
    前文只有短短几个字!“重在民生!”
    “苟利于百姓,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天命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法!”
    宇文璃浅她们二人之前来看过,知道上面所写文字。
    “先生,这石碑上所刻文字,正是出自燕王所著的《治北政要》开篇。”
    此书在燕地广为流传,虽然后半部分被燕王府视为最高机密。
    可是这短短几个字,她第一次读来便觉得震颤人心。
    难怪韩国和楚国会把此书定为禁书。
    不畏天命,不畏祖法。
    只求民生!杜诲用手摸了摸上面的文字,深吸了一口气道:“这燕王真乃明君!”
    “有开天辟地之气象。”
    宇文璃浅早先便知道,先生对陆沉的推崇。
    一旁的侍女轻声嘀咕道:
    “是啊,一位潜心修道十载,却对国事置若罔闻的明君。”
    天下有这样的明君吗?陆沉的十年修道,始终为儒家学派非议。
    石碑之下,尚有几行字迹!“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乱世之中,不辨高门蓬户之别,不分贵胄草芥之异,更不视残躯完璧之差,唯才是举。”
    杜诲阅后,目光愈发炯炯有神,随即转身,似是不愿再踏入府衙半步。
    “先生,何不深入一探究竟?”
    他们都走了如此之远,已经到了门口,何不进去看看。
    杜诲轻轻摇头,笑道:“一国风貌,观其民,再视其官,便可知其国运之兴衰!”
    “何须再看!”
    宇文璃浅沉声地询问道:
    “先生以为,这位燕王究竟是圣明之君,还是昏庸之主?”
    杜诲答曰:“此问非我能独断,公主何不问询于全城百姓,乃至整个燕地的子民,以窥全豹?”
    宇文璃浅闻言,陷入沉思,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街巷间穿梭的行人。
    杜诲问道:“公主,你认为这陆沉是怎么样的人?”
    宇文璃浅摇了摇头,心中倒是想到,前半生耗尽英雄气,后半生求仙问道!杜诲缓缓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滋养万物,而籍籍无名。
    “儒家讲究外王内圣,外表有着王者一般的气质,施展王者一样的治国才干,内心有着圣人的德行和修养,内有圣人之法,这是自古君王,最高的评价。”
    “历史上的第一王朝,是那位力举九鼎的霸王建立,虽强盛一时,却因外霸中干,仅历二世便走向衰败。”
    言及此处,杜诲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位燕王治国,乃是外道内圣。”
    “是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119/3592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