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择日走红 > 第292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第292章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推荐阅读:万古第一神宅魔女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望仙门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我的空间能修仙九星霸体诀致异世界混在漫威的玩家们

    炙手可热的陆严河(一万六千字更新
    陈梓妍的强势,胡思维领教过,京台很多人都领教过。
    但是这一次的谈判,胡思维觉得陈梓妍的判断肯定失误了。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而是原则性的问题。
    京台就从来没有给哪个演员开过收益分成这件事。
    任何一部剧,京台可以给这个演员超出市场水平的酬劳,但从来没有给过收益分成。
    这是两个概念。
    一锤子买卖和长线分成的概念。
    但是,想要让这部剧拍出来,胡思维还必须硬着头皮去把陈梓妍的要求跟上面汇报。
    胡思维的上头不是蒋兰,推动这部剧的人是徐斌。
    胡思维能成为《十七层》的监制,就是徐斌在背后使力气,让京台在这部剧的势力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胡思维把陆严河写的,问我要不要,我说当然要啊,怎么可能不要,我都在电话里跟他发出了惊喜的尖叫,把他吓了一跳。”
    陆严河知道陈思琦为了搞定石夏老师,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这都差不多快一年时间了,光是去石夏老师家拜访就不下三次,平时逢年过节都送礼节过去。
    “咱们《跳起来》冬日特刊的全明星作者阵容,终于可以加上石夏老师的名字了。”
    “祝贺。”陆严河笑着说,“对了,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一下,我在这本特刊的专栏里,准备写一下这部剧。他们打算在寒假期间播出,我想在《跳起来》上宣传一下。”
    陈思琦:“这当然没问题。”
    陈思琦又说:“我们《跳起来》的所有媒体号都可以配合宣传。”
    陆严河:“我这几天一直跟别人说,这部剧一定会爆,一定会红,说得信誓旦旦,自信满满,其实完全没有把握。”
    陈思琦:“这说明你终于又进阶了。”
    “进阶?”
    “嗯,没有一个真正有才华的创作者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无非是表现出来和没有表现出来的差别。”陈思琦说,“而且你在演艺圈,这可是一个每个人都在拼命夸大自己的地方,你不信誓旦旦,别人率先看轻你,以前你有梓妍姐在,她帮你搞定了这些,现在你自己要做一部剧的主创了,在这个剧组里面,只能靠你自己搞定了,现在来看,收效挺不错的,不是吗?”
    陆严河嗯了一声。
    陈思琦说:“而且,我也相信这部剧会红的,你说的话没有错,如果只是你自己盲目自信,为什么贾龙陈碧舸他们会选择你的剧本,为什么胡思维和白景年这两个资历这么深的老前辈会邀请你来做编剧,为什么京台会同意给你8%的收益分成,这些其实都说明了你写得好,你写得好,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
    “你真的很会鼓励人啊,我被你给鼓励到了。”陆严河笑着说。
    -
    结果,李治百气势汹汹地找过来了。
    “你找颜良跟你演戏,怎么没找我?”他质问。
    李治百开了车,直接停到了学校门口,把他给喊了出来。
    陆严河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在学校门口等他,让他赶紧过去,还以为出了什么紧急的事情呢,匆匆忙忙赶去,结果就是为了陆严河这个戏没有找他的事。
    陆严河哭笑不得,说:“我们就是个小成本剧,暂时请不起你好吧,周平安怎么可能会同时答应你和颜良一起降片酬来演这部剧。”
    李治百呵呵笑了一声,说:“之前还说要给我和颜良写个电影剧本呢,结果现在电影剧本没有看到影子,反倒先写了个把我撇到一边的剧本了。”
    “这不是正好京台那边找我合作嘛,又不是刻意的。”陆严河说,“而且,我都把《十九年犯罪实录》推给你和颜良了,他们找你了吗?”
    李治百点头,“找是找了,也让我去试镜了,不过还没有消息,估计没看上我吧。”
    他说完,眼睛又一瞪,“你别打岔,这事是你干得不地道啊。”
    “那角色更适合颜良有什么办法。”陆严河说,“难道你要去演一个性格温和、积极阳光的人?我想象不出来你这个样子。”
    李治百:“……”
    陆严河说:“让你演一个暴躁的、情绪化的人,我还能想象出来。”
    “我是来找你兴师问罪的,不是来听你吐槽我的。”
    陆严河笑着说:“这不是跟你解释,为什么不找你演嘛,当然,最主要的是片酬,你太贵了,又不是我出钱,是京台出钱,他们不肯出钱,难道你让他们占便宜啊?”
    李治百瘪了瘪嘴。
    “而且,我写的剧本里面,有另一个角色想给你演。”
    “嗯?”
    陆严河说:“《鱿鱼游戏》,一个跟《十七层》很接近的题材。”
    李治百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又写了另一个剧本?”
    陆严河点头。
    李治百:“陆严河,你脑子里面是装了多少故事?我靠,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陆严河心想,这可不是他想出来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搬运工而已。
    在《鱿鱼游戏》中,有一个年轻男警察的角色,也是主演之一,他没有参与到死亡游戏之中,而是怀疑这个游戏跟自己失踪的哥哥有关,所以潜入组织之中调查这个秘密,是另一条支线,当时饰演这个角色的男演员靠着这部剧一炮而红。
    陆严河对李治百说:“剧本还没有写出来,但是人物已经想好了,等剧本写出来以后,我再给你看。”
    李治百马上就点了点头,对陆严河兴师问罪的那个态度也没有了。
    “那还行,算你态度不错。”
    陆严河说:“到时候这部剧,你可不是第一主角。”
    李治百:“第一主角算个屁啊,我又没有非主角不演的毛病,你金鼎奖拿了个最佳男配角以后,周平安都嘟囔着要给我接一个能冲奖的配角。”
    陆严河:“你不介意就行。” 李治百眼睛一斜,“那这部戏片酬不会少吧?”
    “大制作,少什么少。”陆严河相信《鱿鱼游戏》在《十七层》播出之后,不可能是一个小制作,也不会少李治百的这点片酬。
    这部剧中,两个中年角色,第一主角当然是李政宰主演的那个,陆严河想着找江军来演。就像连备所说的,因为江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摆在这里,其他主角必须要找能扛剧、能让投资方和播出平台点头的大明星,所以,陆严河当时就想到了,年轻男警察的角色找李治百来演,而主角团中的那个年轻女孩的角色则找江玉倩来演——如果玉倩姐愿意演的话。
    有他们两个人坐镇主角团,就不至于在演员阵容上拖后腿了。
    陆严河:“你反正来了,一块儿吃个饭吧,饿了。”
    “想吃什么?你百哥请你。”
    “那要不就去我们学校食堂吃?”陆严河问,“我们学校食堂挺丰富的,很多美食。”
    “那走呗。”李治百说完,“不行,我还得先找个地方停车,这里就是一个临时停车位,不能停太久。”
    -
    李治百戴着墨镜跟着陆严河走进振华的校园,两个人的组合吸睛无数。
    尽管振华的学生比较收敛,不太会是那种激动尖叫的表现方式,但掏出手机拍他们两个人的可不少。
    李治百笑容灿烂地跟好些女孩子挥手打招呼。
    陆严河看他那花孔雀的骚包样,不禁摇头。
    李治百这家伙就是这样。
    结果,因为李治百没有振华的校园卡,最后这顿饭是陆严河请李治百吃的。
    “你们学校食堂的伙食确实不错。”李治百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那是,早跟你说了好吃。”陆严河说,“大家都不怎么出去吃。”
    李治百:“感觉你是真的在享受你的校园生活啊,我一个学期都难得去几次。”
    “你不去学校,毕业怎么办?”陆严河问。
    李治百说:“我那垃圾学校,平时没有人管你,就考试的时候去考了就行,而且,说实话,我那学校毕业证拿不拿都无所谓,不像你跟颜良,一个在振华,一个在京艺,那都是名校,要是我有这学历,我爸早宴请四方了。”
    他跟陆严河一块儿吃了饭,问:“你晚上是回孜园桥,还是待宿舍?”
    “回孜园桥吧,明天周六,也没课。”陆严河说,“不过我得去寝室拿一下电脑,你刚才临时给我打电话,我着急忙慌地跑出来,还以为有什么急事。”
    李治百:“那怪谁,我一听你拍戏只找了颜良,没找我,我马上就炸了。”
    陆严河:“那我也不可能永远一部戏都把我们三个都放进去啊。”
    李治百:“那是你的事。”
    陆严河:“……”
    -
    陆严河要跟京台合作一部情景喜剧的消息,很快在演艺圈传开了。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陆严河跟京台要合作一部新戏了,纷纷感慨,陆严河拿了金鼎奖以后,资源马上就跟上来了,还是要拿奖啊。
    再一仔细听合作内容,什么?编剧?什么?!8%的收益分成?!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爆炸,简直把人都给炸翻了。
    而周平安也终于松口,答应了让颜良来演这部剧。
    陆严河说得没有错,这是目前唯一一部会同意让颜良来演主角的电视剧,而是在京台这种传统大台制作和播放的电视剧。
    这对颜良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周平安是一个很会算账的经纪人,他算得清楚明面上的片酬数字,也算得清楚一部主角戏给现阶段的颜良带来的隐形收入。
    但周平安仍然没有欣然接受的意思,他跟颜良说这件事的时候,没忘记给颜良上眼药水。
    “你看看你这个好朋友,说着是给你送主角来演,但说白了还是为了占你便宜,他拿着200万元一集的酬劳,还拿8%的收益分成,你就只能拿5万元一集的片酬。”周平安啧啧两声,“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明啊。”
    颜良沉默不语地听着,一句话没有说。
    周平安说:“这个时候他倒是知道没找李治百,知道如果是李治百,我怎么都不会答应的。”
    颜良仍然沉默不语地听着。
    等周平安说完,颜良就默默地走了。
    五万一集的片酬是很低,尤其是跟陆严河的酬劳一比,都显得可怜。
    可是——
    颜良深吸一口气。
    如果没有陆严河,哪个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剧会愿意把男主角给他演?
    李治百昨天的话还言犹在耳:“老陆太过分了,这个角色找你演,不找我演,还羞辱我演不出来,他明明就是照着你写的角色,还怪我演不出来,他怎么不照着我的性格写这个角色?”
    李治百啧了一声,“他对你才是真爱啊,从剧本来说,你才是这部剧真正的男主角,他都只是个配角。”
    颜良抬头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他沉默的眼眸里映着天空的蓝色。
    干净,凛冽。
    -
    当陆严河开始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以后,其他人都开玩笑,问有没有适合他们的角色。
    陆严河笑着说:“预算太少了,请不起各位啊,不过,欢迎大家来客串一下,拜托了。”
    陆严河打算在每一集都找一到两个角色,请自己的明星好友来客串。
    比如主动请缨的李治百。
    关于这部剧的消息越来越多。
    比如陆严河竟然是这部剧的编剧,比如他作为这部剧的关键主创人员,将参与这部剧的选角。
    这些消息都在无形之中被大家以不可思议的口吻渲染出了一种传奇的色彩。
    “他才二十岁。”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引起最大议论的地方。
    像陈碧舸、商永周这种级别的演员,能够影响到一部戏的创作方向、选角,这都很正常,也已经为业内所接受,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但陆严河又不是他们,凭什么拥有这样大的权力?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让陆严河和京台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而消息也从业内开始往全网传播。
    陆严河在跟大家一起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的时候,没有看手机,所以不太清楚网上的情况,等他录完了节目,拿到自己的手机,一上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全网讨论了好几天。
    有人质疑他写剧本的能力,有人质疑他扛剧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他,期待他这部作品,各种各样的声音。
    不过,这一次保持质疑的人居多。
    因为陆严河太年轻了,才二十岁,演戏都还没有两年呢,就开始写剧本了。
    大家按照常规的经验去判断这件事,都觉得陆严河再怎么天才都不具备独立写一个剧本的能力。
    ——内娱真的要完了,一个到目前为止只播了一部剧,出场不到三集的偶像演员,水了一个金鼎奖最佳男配角,现在竟然就成了一部京台大剧的独立编剧和核心主演,到底是这个世界比较魔幻,还是我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这个陆严河到底是有什么后台,能拿到这么夸张的资源?就是连黄楷任都拿不到这样的资源吧?
    有人就这么说了。
    然后,陆严河永远的黑粉头子郁江虽迟但到,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大家终于看到陆严河的真面目了吧,之前我揭露他人小野心大的时候,你们都说我容不下一个年轻人,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心情了吗?”
    然后,郁江最大的黑粉头子陈思琦出现了,甩出了一张《跳起来》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的宣传图,说:“我一直理解你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郁江反击:“你们靠着陆严河这些人气和粉丝买单的力量做《跳起来》,撑起这150万册的销量,你以为这样的欺骗游戏能够复制到一部电视剧上面吗?”
    陈思琦转发并官宣:“既然郁江老师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提前官宣好了,这样的成绩能不能复制到严河的新戏上,我们先拭目以待,但这样的成绩终于让我们《跳起来》成功地打动了石夏老师,我们将在《跳起来》的冬日特刊上刊登石夏老师的新作,敬请期待!”
    郁江下意识地要反击,随后目光落在石夏二字上,嘴角一阵抽搐。
    石夏?!
    陈思琦:“我理解很多人对严河的质疑,因为他很年轻,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他作为编剧的能力,这个时候我说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我不多说,大家之后看到这部戏播出以后,心中自有判断,但对于某些老师抱着过去的恩怨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性的发言,恕我不能坐视不管。”
    陈思琦又说:“总有人批评我们,两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想要做杂志,以为这是过家家吗?以为靠着陆严河的粉丝就能够把一本杂志做下来吗?现在,这本杂志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时期,它成功地来到了一周年的时间,总共已经发行了十一期,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了150万册,而在过去这一年里,很多的作家前辈都在鼓励我们,让我们加油做下去,甚至于很多严肃的作家老师们都通过各方面向我们表达对我们的鼓励,这是我们决定做一本商业文艺杂志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更别说,现在我们很骄傲地宣布,石夏老师将他的一篇新作交给了我们,将在《跳起来》冬日特刊上。”
    陈思琦连着发第三条微博:“年轻意味着没有经验,年轻意味着做什么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但年轻同样意味着无限可能,用作品说话。”
    陈思琦的三条微博以旗帜鲜明的态度获得了大量年轻粉丝的点赞。
    而郁江在陈思琦这三条微博的轰击下,又一次被人给喷了。
    可以说,陆严河受到的种种质疑,都在陈思琦这强有力的回应下,消弭了它带给陆严河的伤害。
    主要是《跳起来》的销量太硬梆梆了,这是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个年轻人做出来的成绩,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
    既然陆严河在十九岁的时候能够逆潮流做出一本畅销的杂志,为什么陆严河不能够在二十岁的时候,写出一个热播剧的剧本?
    陈思琦的回应就是让大家的思维来到了这个位置。
    理清基于人生经验所下意识感到的疑惑和质疑,去选择给陆严河一份基础的信任,然后,保持对这部戏的期待。
    -
    陈梓妍跟陆严河说:“思琦真的很适合帮你做公关,每一次你这边受到舆论的攻击,她的回应都能帮你恰到好处地力挽狂澜,她很厉害。”
    陆严河:“如果不是她帮我回应郁江,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这种事情,你自己当然不能开口。”陈梓妍说,“你记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你都不能自己去跟人对线,明白吗?”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但得益于这件事,你这部戏算是未播先火了,不会缺关注和热度了,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要知道,这部由你担任编剧和主演的新剧,会是什么样子。”
    陆严河低头轻笑,说:“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部剧要在京台独播,都不做网播呢,要是他们知道这件事,估计意见会闹得更大。”
    陈梓妍:“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做法,毕竟现在看电视的人真的很少。”
    “但是家里有电视机的还是很多。”陆严河说,“我明白胡思维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从一开始就想好要做情景喜剧,而且是低成本的情景喜剧,把一集的成本控制在五百万以内,就是为了这样做。”
    “他们想要拉收视率。”
    “嗯。”陆严河点头,“等在电视剧完成第一轮独播以后,再卖给视频网站播放。”
    陈梓妍说:“但也有可能无法把收视率拉起来,这就真的看这部剧的号召力了。当然,要是这部剧真的把收视率给拉起来了,都不说拉到2%,能拉到1%,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好成绩。”
    现在京台黄金档的收视率平均在0.3-0.6%之间。
    收视率如果能够破1%,那基本上就是当年的剧王了。
    网络时代,传统电视台的收视率就是这么拉垮。
    除了国家台,其他电视台都这样。
    到时候就是收视率之战了。
    -
    演员的试镜定在十月的一个周末。
    陆严河也是面试评委之一。
    因为前段时间陆严河担任编剧的事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盯着这部剧,知道这部剧不管回头怎么样,但肯定是被关注的热剧。
    不会是无效播剧。
    可是胡思维也一早就跟各个经纪公司和经纪人都发出了风声,这部剧目前只有一男二女三个主要角色没有定演员,这一次主要就是为了选这三位,但因为预算有限,所以这一次不会面向一线演员开展试镜。
    这让一些动了心思的一线演员又打起了退堂鼓。
    而这一点都不影响各个经纪公司的热情。
    哪家经纪公司没有签约一些名气不大的演员,甚至是新人。
    对于这一批演员,经纪公司对他们的第一期望都不是赚钱,而是红起来。
    只有红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钱。
    这部剧现在热度喜人,眼看着是一部很受关注的剧,谁都想让自己的人上这部戏。
    胡思维和白景年被各种找关系,而陆严河也因为这件事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甚至还有人托关系托到黄楷任身上来跟陆严河打招呼。
    黄楷任笑着说:“这也太疯狂了,没有办法,严河,是我一个特别好的前辈,他来找我,我只能给你打这个电话了。”
    陆严河也很无奈,说:“黄哥,我们这只是个小剧组,没有那么夸张。”
    黄楷任说:“你现在有多炙手可热,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跟我打听你这个戏的情况。”
    陆严河说:“这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剧本,也不知道是什么戏,然后就因为我被人质疑闹上了热搜,让这部剧忽然就受关注了,其实真的就是一个小成本的剧,别人却说成了大剧,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黄楷任:“剧本是你写的,这总没错吧?不是谣传吧?”
    “那不是。”陆严河笑。
    黄楷任:“我就说,之前我还跟你说,让你写一个以我们俩为主角的戏,你可是答应我了啊,不要忘了。”
    “忘不了,不过,黄哥,我这部剧,你要不来帮我客串一下呗。”陆严河嘿嘿笑了一下,说道。
    黄楷任:“客串?行啊,你们什么时候拍,我有时间就来。”
    他直接一口答应了下来。
    “真爽快,谢谢黄哥。”
    “客气什么。”黄楷任说。
    挂了黄楷任的电话以后,陆严河又重新回到了关于这个戏叫什么名字的烦恼之中。
    这些天,陆严河一直在为这件事发愁,却没有想到一个好的答案。
    胡思维和白景年也在想。
    但是,大家每每想出一个名字,又给Pass掉,总觉得不行,力度不够,不够贴切,差了点。
    到了周末试镜那天,陆严河一早就出门,来到了京台。
    试镜的地点在京台。
    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是,他到的时候,竟然已经有很多人在候场了。
    放眼望去,候场室里竟然几乎坐满了。都是年轻的演员。
    陆严河的出现也让在候场室的人都惊喜地看过来。
    “是陆严河!”有人轻声说道。
    陆严河向他们点了点头,挥手打了个招呼,就走进了试镜间。
    胡思维和白景年都已经在了。
    桌子上摆着咖啡和点心。
    准备得还挺贴心。
    “我没有迟到吧?”陆严河看到人都来得这么齐了,一时在想是不是自己迟到了。
    “没有,还有十五分钟才开始。”胡思维说,“最近关于咱们这部戏的讨论可不少。”
    白景年笑着说:“主要是讨论严河的。”
    陆严河说:“希望这些讨论能够给这部剧播出的时候多带来一些观众吧,也不枉我被这么多人质疑了。”
    “等他们看到你写的剧本,看到剧播出以后,就知道他们低估你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白景年说。
    陆严河摇摇头,“只要他们到时候别朝我扔砖头就行。”
    “哈哈,怎么会。”
    他们三个人闲聊了一会儿。
    胡思维忽然说:“颜良跟温明兰已经在过合同了,我们就准备十二月份开拍了,严河,你这边时间oK吧?”
    “没问题,只要避开我上课和考试的时间就行,尤其是我一月份有两周考试周。”陆严河说。
    因为是边拍边播的周边剧,这样的拍摄方式让陆严河不用像之前那样,需要腾出连续好多天的时间在剧组待着。
    这对陆严河来说,时间好协调很多。
    胡思维说:“拍摄时间的问题,我们肯定会协调好的。”
    白景年又说:“《凤凰台》应该是会在十一月份播出,我们台把这部剧买下来了。”
    陆严河有些惊喜,问:“十一月在京台播?”
    “对,台网同播。”白景年说,“这样也有利于咱们后面这部剧的收视了。”
    陆严河在《凤凰台》虽然不是主角,但也是一个有着完整剧情线的主要角色。
    这部剧在京台播,肯定能给陆严河带来一些观众,而这部情景喜剧跟在《凤凰台》后面播,只要《凤凰台》不垮,当然能吃红利。
    聊了一会儿,试镜就正式开始了。
    陆严河以前都是去试镜的那个人,他第一次坐在了面试官的座位上去打量进来面试的人,这种感受有些奇妙,也有些让他恍惚。
    原来面试官看待试镜者,是这样一种感受。
    从人进来的第一时间,就会下意识地去评估这个人适合哪个角色,哪里是加分项,哪里是减分项。有的人给你第一印象不错,但后面的表现却不如人意。有的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是试戏的时候,台词功底和表演却很自然,出乎意料。
    尽管现场有摄影机在录像,但是陆严河也还是用纸笔在做笔记。
    他的面前有所有试镜者的简历资料。
    每一个人进来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会引起胡思维和白景年的兴趣,被提问,有人就直接试一个片段,就直接让他离开了。
    陆严河很少开口。他知道自己其实还没有那么能耐去主导一个试镜,所以只是默默地坐在旁边看着,做自己的笔记,记录下对于每一个试镜者的印象。
    中间休息的时候,胡思维问陆严河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陆严河说:“暂时还没有看到。”
    来试镜的演员,大部分的演技都不是很好。其实本身需要试镜的片段就不太需要演技,这部情景喜剧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也不是很高,陆严河一直以为,大家都会给出比较合格的表演,就像他在前面几部剧碰到的那些年轻演员一样。
    然而,通过这次试镜,陆严河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的表演,连基础的自然和生活化都做不到,甚至动作僵硬得像一个僵尸的都有。
    陆严河不想说自己大跌眼镜了,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了。
    可再一看胡思维和白景年,两个人的反应都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坦然自若,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
    陆严河就知道,这就是试镜现场的常态。
    难怪当时罗宇钟导演到星娱组织试镜的时候,会对他们那一组的表演大加表扬。
    跟今天这个现场的情况比起来,他们当时五个人给出的表演都至少是可圈可点的。
    再一想,陆严河意识到,他对演员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建立得有些高于平均水平了。
    《黄金时代》《凤凰台》《十七层》,乃至客串的《三山》,每一个合作过的对手演员其实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选出来的。
    而这才是常态。
    陆严河什么都不说,就默默地消化着这一切。
    但总算试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个让陆严河眼前一亮、觉得还不错的演员。
    也谈不上演技好,但就是给他的感觉很真诚,性格似乎跟人物很贴合。
    陆严河专门做了几个标记。
    这一场试镜从早上九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半,才把所有报名来试镜的演员看完。
    明天还有一场。
    陆严河只觉得坐了一天,精疲力尽,太消耗人的精神了。
    胡思维感慨:“要不是因为我们预算不够,就应该找专业的选角团队来帮我们找演员了。”
    对于大剧组来说,很少有导演他们需要负责前面几关试镜的。
    往往是由专业的选角团队提供演员名单,供导演团队做最后的决定,只需要再看一到两次就行。
    陆严河笑着说:“也许等第二季开始,我们就不用这么窘迫了。”
    -
    晚上,跟胡思维和白景年一起吃了晚饭以后,陆严河回了学校。
    李治百和颜良都不在孜园桥,他也就回宿舍睡了。
    毛佳阳在寝室里举哑铃,肱二头肌十分发达。
    见陆严河回来了,毛佳阳说:“严河,刚才有人来寝室找你,说是你电影史这门课的同学,他说你跟他借了笔记,来给你,但你不在,就直接放你桌上了。”
    陆严河马上看了自己的桌上一眼,果然看到了一沓复印出来的笔记。
    他点点头。
    “不过,电影史应该是选修课吧?”毛佳阳问。
    陆严河点头。
    毛佳阳有些诧异,问:“你选修课都这么认真地要别人的笔记吗?选修课不都是只要及格就行了?”
    陆严河笑了笑,说:“我是对这门课感兴趣所以才选的,分数是其次,主要是对这门课的内容感兴趣,上这门课的老师也很有学识,每节课都旁征博引,我不想因为记笔记耽误听课,所以就跟别人借笔记了。”
    毛佳阳:“酷哦。”
    在学校里,其实很多关于陆严河的流言,什么他隔三差五地在图书馆出现只是为了营造自己学习努力刻苦的人设,什么他爱读书都是假象,其实很多书都没有读过,等等。
    哪怕在公开的场合,陆严河几乎是每一个振华学生的偶像。
    但是在背后,仍然有人出于不具名的心理嚼舌根。
    也许这是每一个名人都无法避免的遭遇。
    只有真正在陆严河身边的人才知道,他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热爱,有多少是出自于本心,又有多少是出自于流言里的功利目的。
    这也是寝室里几个人对陆严河由衷欣赏和敬佩的原因。
    毛佳阳都跟黎晓说过:“我们学校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抱着很功利的目的在读书,在努力,甚至是刷绩点,刷综测,像陆严河那样单纯地对知识感兴趣、对书的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我没见过几个,一点不像一个艺人。”
    黎晓还戏称过:“我感觉你现在都是陆严河的粉丝了。”
    毛佳阳点头,“这么说也不是不行。”
    黎晓:“不都说艺人都是远观近臭吗?真正在生活中跟明星艺人近距离接触的人,都会打破滤镜,意识到他也是一个很多缺点的人。”
    毛佳阳:“陆严河不一样。”
    “嗯?”
    “媒体把他吹捧成了一个天才,好像是一个学什么都不费力的人,可你真正认识他就会知道,他真的是做什么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和专注,才能够把每一件事做得举重若轻。”毛佳阳说,“天才可能招人嫉妒,但我们寝室里没有一个人嫉妒他,都觉得他现在获得的一切是应得的。”
    黎晓听到毛佳阳这么形容陆严河,也很吃惊。
    她对陆严河了解不多,如果不是因为毛佳阳是陆严河的室友,可能她也跟其他人一样,只是远远地在校园里见上陆严河一面,或者在校园某个地方跟他擦肩而过,却不会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交集。
    那一次她跟毛佳阳一起参加陆严河的生日派对,还有些觉得格格不入。
    后来听毛佳阳说才知道,原来那一次的生日派对竟然起源于他提议的情侣活动。黎晓才知道,为什么在陆严河的生日派对上,她们几个跟陆严河一点都不熟的女孩,会出现在一个只属于陆严河私密朋友圈的内场。
    “陆严河很真诚的,你就将他当成一个很nice的同学就好了。”毛佳阳不止一次这么跟黎晓说过。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098/3519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