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贼天子 > 第970章 罪己诏?

第970章 罪己诏?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罪己诏?
    罪己诏?
    孟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许久,然后低头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书,突然开口说道:“契丹人很少会抵这么近来探查消息,看来营州的契丹人,的确不会太多,他们是有些慌了神了。”
    唐军的望远镜,已经大规模普及,做到了每一个斥候小队都能分到好几支。
    在这种情况下,契丹人的斥候很容易就会被发现。
    从昭定年间契丹人占据幽燕开始,他们就开始跟江东军,也就是现在的唐军打交道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因此正常情况来说,契丹斥候碰到唐军,基本上都是远远观察,不会靠的特别近。
    一般在唐军的十里之内,绝少会见到契丹人的踪影。
    而这一次,契丹斥候距离孟青中军帐的距离,只有二十里地了,要知道,军队行进的时候是大规模铺开的,他们距离孟青中军大帐这么近,也就是说他们距离唐军前军的距离,可能只有几里地,十几里地这么近。
    李铮所在的斥候小队,原本是在距离前军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巡逻,发现了契丹人之后,跟随契丹人一路贴近唐军,最后已经到了相当近的距离。
    安全区域出现了契丹人,就说明事出反常。
    自言自语了几句之后,他看了看刘博,开口问道:“九哥,兀古部的人回信了没有?”
    刘博微微摇头:“还没有。”
    “不过兀古部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他们这会儿,估计正被契丹汗的人围杀。”
    “室韦部那里,我也已经派了人了。”
    刘博低声道:“五天之内,大概就会有回信。”
    孟青点了点头说了声好,然后开口说道:“那我就不在迟疑了,我们也不去打营州城,我们直扑榆关。”
    “只要占下榆关,后续我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刘博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小孟你打起仗来,也很像陛下。”
    孟青闻言一怔,然后摆了摆手:“上位经天纬地之才,我跟上位没法比。”
    “我之所以敢打,就是因为有上位坐镇后方,我心里才有底气。”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对着刘博说道:“九哥,仗一打起来,我就没有办法顾及二殿下了,需要你那边的人,替我看着他。”
    刘博有些差异,开口笑道:“你还打算让他上战场?”
    “不让他上,他恐怕不肯。”
    孟青摇头道:“而且,我也不愿意做固执的长辈。”
    “九哥你那里人手多,稍稍顾及一些他的安全就是了。”
    说到这里,孟青顿了顿,开口道:“他那个斥候小队原来的人,大半都伤了,他想要升官,我升他做队长就是了。”
    孟大帅看向刘博,开口道:“实在不行给他新建一个斥候小队,我派几个亲卫,到他这个小队里。”
    刘博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摇头说道:“你派几个人,我派几个人,那就成了过家家了。”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他那个小队,不是阵亡了两个人么?咱们给他补上两个就是了。”
    说着,这位英国公笑着说道:“你派一个,我派一个。”
    孟青点头,应了声是,然后沉声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现在我便击鼓升帐。”
    “准备直接兵进榆关!”
    …………
    洛阳,甘露殿里。
    户部尚书杜和,以及宰相卓光瑞,新相许昂,新相陶文渊,都坐在下首。
    李皇帝翻看着手里的文书,大皱眉头。
    此时是夏天,今年夏汛,大河决堤,死人无数。
    此时,单单是报上来的,就有至少十几万百姓死在了这场洪灾之中,可能有百万甚至更多的百姓无家可归。
    皇帝陛下一封封奏书看完,等看到最后一封奏书之后,勃然大怒,狠狠的拍了拍桌子:“混账,混账!”
    他抬头,怒视了一眼新拜相的原礼部尚书陶文渊,怒声道:“你们礼部的官员,真是胡闹!”
    说完这句话,他将手里的奏书,直接扔到了陶相公面前,因为奏书太长,纸页纷飞。
    陶相公面不改色,低头把这奏书捡了起来,然后拿在手上,认认真真看了一遍。
    这是礼部一个郎中上书。
    大概的意思是,大河决口,无数百姓遭难,无家可归,归根结底是因为天人感应,因为皇帝无道。
    而皇帝为什么无道?
    因为皇帝至今不肯与民休息,还在对外征伐,好容易停歇几年,如今幽燕战事又起。 他说的话,还非常有理有据。
    大概的论据就是,从章武元年到章武七年,天下虽然不能说年年风调雨顺,但是大抵上没有太大的灾祸,尤其是章武六年章武七年这两年,各地还真算是风调雨顺。
    那么今年,为什么大河决堤,百姓招灾了呢?
    因为今年,皇帝陛下对幽燕动兵了。
    刀兵不祥,因此惹来上天震怒,降下灾祸。
    而他给出的建议也很简单,就两条。
    武朝第一大案。”
    皇帝陛下虽然离开军伍多年,但是身上的杀气仍在,他这一句话,让在场众人,都忍不住低下了头,战战兢兢。
    皇帝拍了桌子之后,继续说道:“卓相,你亲自去一趟灾区,调济粮米,赈济灾民。”
    卓光瑞连忙低头行礼道:“臣遵命。”
    李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礼部的这个顾郎中,给朕撤了,贬他到灾区县,做个县令。”
    “让他也看一看,上天的天威,到底是什么模样。”
    陶文渊闻言,也低下了头,开口道:“是,臣记下了。”
    之后一个多时辰时间,李皇帝详细安排了关于洪灾的处理方案,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几个大臣才先后离开。
    他们离开之后,李云才翻开了今天九司刚送来的两份文书。
    第一份文书,是孟青刘博联名上书,说明了越王的情况。
    而第二份文书,是越王亲笔所写,托九司一并送来的。
    这份文书上,内容很简单,也是大概说明了情况,在书信的末尾,那位越王殿下可怜巴巴的写了这么一行字。
    “恳求父皇。”
    “切勿切勿切勿。”
    一连三个切勿之后,越王殿下哀求道。
    “切勿告诉母亲。”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1035/89645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