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三十章 勤王

第三十章 勤王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勤王
    梁芬接到诏命的时候,已是九月初。
    据信使所言,朝廷一共派出了三批人前来南阳传诏,他是最后一批出发的。
    梁芬听完沉默不语。
    他也就只接到了这一封诏命而已。
    前两批信使大概已被匈奴游骑拦截,消息早就已经走漏了。
    说不定,匈奴已经做好了半途伏击他的准备。这一次北上勤王,危机重重。
    信使给他传完诏后,匆匆离开,南去江夏,他还要给荆州刺史、都督传诏。
    至于扬州那边,则另有人前去宣诏。
    荆、扬、豫、徐、兖,也就这几个地方可以求救了。
    能真正派兵入援的,可能也就豫、荆二州。
    与其他州不一样,荆州有两个都督区,其中荆州都督大概率来不了。
    杜弢之乱愈演愈烈,湘州刺史荀眺弃城而逃,奔广州,为杜弢所擒,零陵、桂阳等郡悉为弢所破,又转掠武昌,官军不能制。
    这个地方,靠荆州都督估计是不行了,还是得调外地军士协助镇压。
    信使走后,梁芬看了眼高耸着的坚城襄阳,下令退兵。
    数万人呼啦啦一下全撤了,生怕走得慢了又要被派过去攻城送死。
    梁芬看了眼跟在身边的将佐们,道:“天子有诏,自当勤王,尔等做好准备吧。”
    别人还好,羊聃王能被立为皇太弟,甚至登基为帝。若早知道这点,他绝对不会把女儿嫁出去。
    梁家承受不起这种“福气”啊。
    诚然,女儿当了皇后后,梁氏族人得了许多好处,在关中势力愈发庞大,但在这个乱糟糟的世道里,这真的是什么好事吗?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上了这个赌桌,就要一直赌下去,直到输光或者让对手输光。
    “父母妻孥,不得相保,田园第宅,无以自安……”梁芬叹了口气,随后又笑道:“邵太白口气也太大了,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收拾这个烂摊子。”
    “梁公。”阎鼎一听,立刻说道:“都督何等地位、名望,眼下又有雄兵在手,就不能自己收拾这个烂摊子吗?”
    “台臣,你太急,太贪了。”梁芬不悦道:“别怪老夫说话难听,都是自己人,我才想要提点你一番。”
    阎鼎面红耳赤,连连告罪。
    梁芬看了他一眼,又解释道:“我本懒人,入局太晚,机会不大了。就南阳这副局面,如果邵太白暗地里作梗,羊聃他敢夜袭我大营。再给我几年时间,怕是也稳定不下来。如果去襄阳可能还有点机会,但——唉,别想太多,走一步看一步。”
    说完,又看向傅畅,道:“世道,秘书丞其实没甚意思,可做可不做。你若愿来我幕府,可。若愿去许昌,也是条路子。”
    “梁公,我——”
    “别急着回答我,好好想想。”梁芬说道:“其实,我是希望你去许昌的。将来若事有不谐,皇甫氏、傅氏、梁氏、阎氏子弟还能有条去路。”
    傅畅也叹了口气,惆怅不已。
    ******
    梁芬奉诏北上之时,邵勋也收到了勤王诏书。
    他正在南顿郡视察秋收及邸阁(仓城)修缮情况。
    洧水自荥阳南部流入颍川,再下至南顿,汇入颍水。
    颍川鄢陵县南的洧水之畔有洧仓。
    南顿附近有南顿仓。
    淮阳渠流经陈县南,又东南流入新沟水,再汇入颍水,谓之交口,有百尺堰、百尺仓。
    洧仓(鄢陵)、南顿仓(南顿)、百尺仓(项县)便是秋收后将要修建的三大仓城——在原有基础上修缮、扩建。
    三大仓城中,就数鄢陵的洧仓最为完好,且在秋收后有了一部分存粮——颍川士族集体贡献了三十万斛粟。
    南顿仓原本规模最大,因为这是魏晋两朝为伐吴大军过路准备的,常年存粮四十万斛以上,实际可储粮六十万斛。
    百尺仓可储粮五十万斛。
    但后两者目前都空着,年底前应该会有一定的储备,但也不会太多。
    “若有百万斛军粮在手,心中就有底了,和贼人碰上一碰又如何?”邵勋带着长史裴康、左右司马陈有根、羊忱、参军庾亮,一边巡视,一边说道。
    众人随口应和着,但心思都放在刚刚收到的诏书上。
    邵勋一看就笑了,道:“你们啊,多大的事!”
    “都督何意?”裴康问道。
    他是长史,算是幕府最重要的僚佐了,对豫州诸郡国的情况一清二楚。
    以前他每次看到邵勋去考城,都心惊肉跳,担心弄出些事情来。
    现在还是很担心,但已经没那么慌了,甚至隐隐觉得,真弄出些事情来,难道就全是坏事吗?
    “天子刚给我加官,我就拒绝勤王,怎么都说不过去。”邵勋说道:“去还是要去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哪来的军粮?”裴康问道。
    “广陵度支有一批漕船到浚仪了,不敢前行。”邵勋说道:“我就护着这批漕船进京。”
    裴康恍然大悟,漕粮就是军粮,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无需担心。”邵勋又道:“我的根基在河南,不会犯险的。匈奴也是习惯性骚扰罢了,兵力并不多。若事有不谐,就直接退回了。”
    说完,他又补充道:“河南也是大家的基业,若真有什么意外,须得勠力同心。”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0/983/2805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