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洛阳反应二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继而彰显我大汉的军威。
没想到就因为奏疏里面没有求援,自己这一句多嘴把事态演变成了这副模样。
不过一想到即将派出去估计就是北军或者南军了,他也就放开了眉头。
原本朝廷驻守在洛阳最精锐的大军有三支,除了南、北两军之外就剩下了卫尉统领的禁军了。
但卫尉只负责守卫皇宫,拱卫皇帝的安全,随君出行,基本上是不会离开洛阳。
之前都是从边军挑选精锐进行补充,但现在边军都死伤殆尽哪里还有的挑。
所以现在的禁军都是一些官宦子弟充任,全都是一些样子货。
南军因为之前西北羌人叛乱,被拆了七七八八的拉去平乱了,大部分都战死在了西北。
现在整个南军人数也不过一两千人,多是老弱病残。
可谓是名存实亡。
听说陛下有意整顿南军,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动作。
北军也没好到哪里去。
虽然有五校,但因为长期的粮饷不足,原本三万多人的编制,之前就缩水到了一万多人。
后来掌军的人变成何进的亲弟弟何苗,谁知道现在还能有多少人。
而且朝廷派的大军多了别说之前亏欠的粮饷,就连开拔的粮草估计都拿不出来。
再有就是要匈奴人要出兵,也需要钱粮。
钱粮刘宏是有,但只怕是不会轻易的拿出来啊!
幽州方面,上谷、代郡、辽东等边郡之前更是屡屡求援,估计也没啥指望了。
哎!
想到这里曹操叹了口气,对着何进和袁绍拱了拱手,退了回去。
整个人有些闷闷不乐的坐在角落,沉思了起来。
他总算有些理解为什么这份奏疏里面丝毫没有求援的意思。
或许他们已经对朝中的人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毕竟据他了解,两年前并州几十份求援奏书送达洛阳,也没见派出过一兵一卒的支援。
不过好在最后雁门关还是守住了,只是雁门太守和一众属官几乎战死,连并州刺史都差点战死。
这也使得雁门郡快两年了都没有太守敢去上任。
毕竟现在边军已残,朝廷又无兵马支援,去上任和送死差不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觉得即使没有朝廷的支援,他们也能守住雁门关。
但愿不是他想多了。
这些可都是大汉的忠良啊!
好几天前他就听说有好几份北方来的奏疏接连送入了大将军府,但直到现在都没什么下文。
应该是之前求援或者是鲜卑人调兵动向的奏疏。
看来朝廷还是那副死样子,报喜不报忧啊!
就在曹操胡思乱想的时候。
袁绍起身拱手,建议道:“禁军不可轻动,南军已残,所以...”
何进没等袁绍说完便起身道:“诸位,既然大事已定,那么诸将听令!”
其他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道:“愿听大将军调遣!”
何进点了点头,说道:“何苗!从明天,不!从今天晚上起就开始整备北军五校。
等本将奏请陛下之后立即整军开赴晋阳!”
嗯?
这下轮到众人诧异了!
袁绍居然会举荐何苗?
虽然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南军已经无了,禁军又不能轻动,也不能动,剩下的就只有北军了。
只有曹操闻言刚要起身请命一同北上,但看着已经“欣然”领命的何苗和旁边一言不发的袁绍。
最后叹了口气,又退了回去。
等众人散了以后,曹操单独找到了袁绍。
两人一起来到了袁绍的府邸。
落座后。
曹操直接忍不住问道:“本初?你可知我本意并非如此,我本意是想...”
袁绍摆了摆手,道:“孟德!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
绍也想上劝大将军集合幽州之兵和南匈奴兵马,一举吃掉这伙鲜卑骑兵!
但,幽州的情况你我都了解,上谷、代郡甚至整个幽州现在并无兵马可调。
还有就是南匈奴内部,羌渠单于即位之后威望日渐低落,匈奴人对大汉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他又能调动多少兵马呢?”
嗯?
这下轮到曹操皱眉了。
不愧是四世三公,袁绍居然有和自己一样的眼光。
幽州突骑作为大汉最强骑兵已经全军覆没了,这他知道,幽州也确实无兵可调。
但南匈奴的情况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毕竟他平日也接触不到这些东西。
洛阳附近的河内、荥阳、河东几郡也都有兵马,可这调度都需要钱粮和时间。
冀州方面倒是有兵马,而且因为冀州富庶,调兵也不需要朝廷在给钱粮,但冀州调兵没大半个月恐怕都出不了兵。
现在只能指望这支现成的北军了。
但北军...。
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本初啊!北军是什么情况,你我都很清楚。”
同样,雁门关对于大汉也是何等的重要,你我也清楚!
我们就指望着那个废物何苗...”
没想到就因为奏疏里面没有求援,自己这一句多嘴把事态演变成了这副模样。
不过一想到即将派出去估计就是北军或者南军了,他也就放开了眉头。
原本朝廷驻守在洛阳最精锐的大军有三支,除了南、北两军之外就剩下了卫尉统领的禁军了。
但卫尉只负责守卫皇宫,拱卫皇帝的安全,随君出行,基本上是不会离开洛阳。
之前都是从边军挑选精锐进行补充,但现在边军都死伤殆尽哪里还有的挑。
所以现在的禁军都是一些官宦子弟充任,全都是一些样子货。
南军因为之前西北羌人叛乱,被拆了七七八八的拉去平乱了,大部分都战死在了西北。
现在整个南军人数也不过一两千人,多是老弱病残。
可谓是名存实亡。
听说陛下有意整顿南军,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动作。
北军也没好到哪里去。
虽然有五校,但因为长期的粮饷不足,原本三万多人的编制,之前就缩水到了一万多人。
后来掌军的人变成何进的亲弟弟何苗,谁知道现在还能有多少人。
而且朝廷派的大军多了别说之前亏欠的粮饷,就连开拔的粮草估计都拿不出来。
再有就是要匈奴人要出兵,也需要钱粮。
钱粮刘宏是有,但只怕是不会轻易的拿出来啊!
幽州方面,上谷、代郡、辽东等边郡之前更是屡屡求援,估计也没啥指望了。
哎!
想到这里曹操叹了口气,对着何进和袁绍拱了拱手,退了回去。
整个人有些闷闷不乐的坐在角落,沉思了起来。
他总算有些理解为什么这份奏疏里面丝毫没有求援的意思。
或许他们已经对朝中的人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毕竟据他了解,两年前并州几十份求援奏书送达洛阳,也没见派出过一兵一卒的支援。
不过好在最后雁门关还是守住了,只是雁门太守和一众属官几乎战死,连并州刺史都差点战死。
这也使得雁门郡快两年了都没有太守敢去上任。
毕竟现在边军已残,朝廷又无兵马支援,去上任和送死差不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觉得即使没有朝廷的支援,他们也能守住雁门关。
但愿不是他想多了。
这些可都是大汉的忠良啊!
好几天前他就听说有好几份北方来的奏疏接连送入了大将军府,但直到现在都没什么下文。
应该是之前求援或者是鲜卑人调兵动向的奏疏。
看来朝廷还是那副死样子,报喜不报忧啊!
就在曹操胡思乱想的时候。
袁绍起身拱手,建议道:“禁军不可轻动,南军已残,所以...”
何进没等袁绍说完便起身道:“诸位,既然大事已定,那么诸将听令!”
其他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道:“愿听大将军调遣!”
何进点了点头,说道:“何苗!从明天,不!从今天晚上起就开始整备北军五校。
等本将奏请陛下之后立即整军开赴晋阳!”
嗯?
这下轮到众人诧异了!
袁绍居然会举荐何苗?
虽然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南军已经无了,禁军又不能轻动,也不能动,剩下的就只有北军了。
只有曹操闻言刚要起身请命一同北上,但看着已经“欣然”领命的何苗和旁边一言不发的袁绍。
最后叹了口气,又退了回去。
等众人散了以后,曹操单独找到了袁绍。
两人一起来到了袁绍的府邸。
落座后。
曹操直接忍不住问道:“本初?你可知我本意并非如此,我本意是想...”
袁绍摆了摆手,道:“孟德!我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
绍也想上劝大将军集合幽州之兵和南匈奴兵马,一举吃掉这伙鲜卑骑兵!
但,幽州的情况你我都了解,上谷、代郡甚至整个幽州现在并无兵马可调。
还有就是南匈奴内部,羌渠单于即位之后威望日渐低落,匈奴人对大汉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他又能调动多少兵马呢?”
嗯?
这下轮到曹操皱眉了。
不愧是四世三公,袁绍居然有和自己一样的眼光。
幽州突骑作为大汉最强骑兵已经全军覆没了,这他知道,幽州也确实无兵可调。
但南匈奴的情况确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毕竟他平日也接触不到这些东西。
洛阳附近的河内、荥阳、河东几郡也都有兵马,可这调度都需要钱粮和时间。
冀州方面倒是有兵马,而且因为冀州富庶,调兵也不需要朝廷在给钱粮,但冀州调兵没大半个月恐怕都出不了兵。
现在只能指望这支现成的北军了。
但北军...。
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本初啊!北军是什么情况,你我都很清楚。”
同样,雁门关对于大汉也是何等的重要,你我也清楚!
我们就指望着那个废物何苗...”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094/18948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