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快穿局女员工 > 第483章 丢失的郡主9

第483章 丢失的郡主9

推荐阅读:侯门第一纨绔巅峰青云路宦海红颜香召唤两大化神护卫,创建不朽势力东北江湖之冰城焦元南我用花瓶通古今星辰之主官场从秘书开始是谁偷了我的脑子?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

    那筐沉甸甸、沾着泥的红薯往安国公府华贵的花厅里一放,真像是往滚油锅里泼了瓢冷水,瞬间就炸开了锅。
    先前那些谈论诗词歌赋、忧心米价上涨的夫人小姐们,这会儿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凑,嘴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天爷!这真是地里长出来的?莫不是石头变的?”
    “两千三百斤!一亩地?这……这够多少户人家吃一年啊!”
    “快掐我一把,我不是在做梦吧?”
    安国公老太君让人拿了个最大的红薯在手里掂量,那沉手的感觉做不得假,老人家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祥瑞!真是祥瑞!王爷,王妃,贵府真是得了位福星啊!”目光不由得就落到了林乔身上。
    王爷起身,对着老太君拱了拱手,语气倒是平静:“老太君过誉了,不过是庄户人胡乱种的玩意儿,当不得真。”话是这么说,但他眼角余光扫过那筐红薯时,也难掩震惊。
    王妃更是又惊又喜,拉着林乔的手,低声道:“宁儿,这……这真是你庄子上的?”
    林乔还有点懵,她也没想到李庄头动作这么快,还搞出这么大阵仗。她点点头:“嗯,是坡地上种的那些……”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是粘在了林乔身上。先前那点若有似无的轻视和打量,瞬间被好奇、震惊,甚至是一丝讨好所取代。不断有夫人凑过来,旁敲侧击地问这种“金疙瘩”是怎么种的,种子从哪儿来,自家庄子能不能也种点。
    林乔被围在中间,一开始还有点不自在,但一说起种地,她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也忘了什么礼仪规矩,比划着就跟人讲起来:“这个得选好地,坡地最好,排水好……底肥要足,挖坑得深……育苗是关键……”
    她讲得投入,没留意到王爷看着她那神采飞扬、与平日拘谨模样判若两人的侧脸,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安国公府的寿宴,后半场几乎成了林乔的“农业技术推广会”。直到回王府的马车上,王妃还拉着她的手,兴奋地说个不停:“我的儿!你可真是给娘长脸了!瞧见没,那些夫人小姐,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看谁还敢小瞧咱们!”
    林乔只是嘿嘿傻笑,心里惦记着那筐红薯不知道有没有留种。
    这事儿并没完。没过几天,王爷下朝回来,就把林乔叫到了外书房。
    书房里除了王爷,还有赵总管,以及一个穿着官袍、看着像个文官的中年人。
    “宁儿,这位是司农寺的刘主簿。”王爷介绍道,“刘主簿听说了青河庄的收成,特来了解情况。”
    刘主簿对着林乔恭敬行礼,态度十分谦和:“下官参见郡主。听闻郡主庄上出一种高产作物,亩产惊人,下官特来请教,若此事为真,于国于民,可是天大的幸事!”
    林乔心里有点打鼓,看向王爷。王爷微微颔首。
    她这才定下神,把怎么种红薯,需要注意什么,一五一十地说了。刘主簿听得极其认真,不时发问,还拿出个小本子记录。
    等林乔说完,刘主簿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妙啊!妙啊!若真如郡主所言,此物耐旱耐瘠,产量如此之高,推广开来,我大雍何愁饥馑!”
    他又详细问了种子来源,林乔只推说是“偶得的海外良种”,自己试着种成了。刘主簿虽有些遗憾不能大量获取现成种子,但对育苗繁殖的法子问得格外仔细。
    刘主簿走后,书房里只剩下王爷和林乔。
    王爷沉默了片刻,手指敲着桌面,忽然问:“你那庄子,除了红薯,还能种些什么?”
    林乔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她立刻掰着手指头数:“能种的多了!坡地种红薯、土豆,平地肥力好的种俺……女儿带来的那种高产稻子,麦子也能种,但得改良法子!水塘边能种水生菜,旱地能种耐旱的豆子和杂粮!还有果树,庄子后山那片向阳的坡,种果子肯定甜!”
    她越说越兴奋,把自己和007琢磨的那套立体农业、生态循环的构想都倒了出来,什么稻田养鱼、猪粪肥田、豆科作物固氮……说得口干舌燥。
    王爷一直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她说完,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倒是懂得不少。”
    林乔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都、都是乡下听来的,自己瞎琢磨……”
    王爷没再追问,只是淡淡道:“青河庄,既然你弄出了点名堂,便好好经营。需要什么,跟赵安说。若是真能做出个样子来……”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林乔一眼,“父王也不会亏待你。”
    “谢谢父王!”林乔喜出望外!
    从这天起,林乔往庄子上跑得更勤快了。有了王爷的默许甚至可以说是支持,她胆子也大了许多。不仅青河庄,她还让赵总管帮着寻摸了些别的贫瘠庄子或是荒地,拿着王爷给的(她软磨硬泡来的)银钱,开始大刀阔斧地搞她的“种植实验”。
    有007这个作弊器在,加上她确实肯下功夫琢磨,又有青河庄成功的例子在前,不少庄户都愿意跟着她干。新的稻种、麦种、各种耐旱高产的杂粮种子被分发下去,新的堆肥法子、灌溉法子被推广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996/94181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