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反盗墓:国宝专案组 > 第110章 结局: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

第110章 结局: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

推荐阅读:陆尘陆雅婷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傅总,夫人不想当首富太太了圣女来时不纳粮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丹魂剑魄我的哥哥是高欢神农道君重生佳婿大国院士

    间谍们被送进那一座着名的北河外籍监狱前,其中一人还专门给我打了电话。
    “哦?他说什么?”齐朝暮见我放下电话,饶有兴趣地问。
    “他说,他也是‘身经百战’,没想到,最后竟败在中国人手上——但他说败在中国人手上,也算合情合理。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一样’。”
    “不一样?”
    “我想,那间谍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智性格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彼此很不一样。所以当他拿捏住一个中国人后,很难再触类旁通,再去拿捏另一个中国人。”
    比如一提起英国人,大家会联想到绅士;一提起法国人,大家会联想到浪漫;一提起美国人,大家会联想到自由——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似乎都有自己的独特烙印。可以去概括,去定义。
    “但中国不行。”齐朝暮点点头,“哦,他的意思是——我们中国人很难去定义?”
    我也点点头,我想是的。
    我的职业让我平常能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上限,更多的下限。我见过最无私的善人,也见过最卑鄙的小人。见过爱到极致,也见过恨得疯狂。有人无比谦卑,有人格外骄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独特。
    这并非是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能人辈出。不是的。这无关人口样本的大小,只是很难找到一个词语,去精准概括我们的共同点。
    去概括“何以中国”。
    “要概括中国人,其实也不难。”齐朝暮冷不丁冒出一句,“民国辜鸿铭先生关于中国人的论断,你听过么?”
    我点头。那个崇洋成风的年代,辜鸿铭还能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一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二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非常了解。
    “辜鸿铭先生曾说,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没有美国人心胸博大,也没有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齐朝暮慢慢说,“而只有我们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一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温良?我不认同。”我笑着摇摇头。
    虽然我和辜鸿铭先生一样,都是一个极其热烈甚至极端的爱国主义者,但我对他以“温良”一词概括中国人,并不认同。
    我的意思是,确实有一个词能够概括中国人。但这个词,绝不是温良。
    请君入瓮试新刑,武则天背后没有温良,只有独留一块无字碑的酷烈;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背后没有温良,只有飞扬跋扈为谁雄的落寞;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背后没有温良,只有满朝踏尽公卿骨的残忍。
    那么,到底用哪一个词语,才能全面概括中国人呢?
    是热烈吗?但也有君子遗世而独立,孤芳如兰;是纯洁吗?但也有小人钻营弄巧,口蜜腹剑;是生生不息吗?但也有人为了自由与质量,选择丁克。是积极向上吗?但古往今来,消极避世的隐士贤者们也不在少数。
    每个选择都独树一帜,每个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中国人真的很难概括。
    “别卖关子了。”齐朝暮直接问我,“你觉得呢?”
    “大概是——有志。”我回答。
    “有志?”
    “没错。有志,有志向。不管是大志还是小志,不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平平淡淡返璞归真,我们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志’,毕生都为自己的志向去活,努力去活。”
    有志,不在年高。范仲淹二岁有志于天下,更多人在二岁还摇摇晃晃学走路,但他们同样有志向,那就是立志走得更稳,立志有朝一日可以跑起来。
    有志,至于“志”究竟是什么,是否符合主流价值,不重要。有人躺平摆烂,他的志向就是安逸享乐,有人卷生卷死,他的志向就是不懈向上。我并不认为志向躺平比志向当卷王谁更低贱或谁更高贵,因为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志向”。
    志向之所以被称之为志向,正是因为它没有那么轻松,它比选择更难。
    选择只是一个方向,只代表你未来的取舍,不代表你要对选择负责。但志向却是要你坚定不移地相信它,并且走上它指引的路,并且愿意一生对它负责。
    也许有人会疑惑,难道其他国家的人民没有志向吗?难道他们是行尸走肉吗?不是的。只是我们中国人的志向要比他们更强烈,至死方休。
    人很难在一个每月领上万社会保障金的发达国家里,卷生卷死。也很难在一个每天连饭都吃不上的落后国家里,躺平摆烂。
    但无论是卷生卷死,还是躺平摆烂,你在中国,都能得到一个归宿。
    祖国母亲都会朝你张开双臂,说孩子,来吧。
    这就是一个奇特的舒适区。而且舒适区本身最适合“中庸”的人。不是古代儒家的中庸,而是天道的中庸。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2/2216/9381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