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师徒交心,经阁论境
推荐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穿书后,恶毒女配日日沦陷修罗场、邪君一剑,起风云,乘归墟、历史病了、全能仙医、重生后太子妃每天都在虐太子、反派觉醒:开局强夺系统、公子如玉世无双、灌篮之青峰大辉模板、
山风轻柔,古树繁密的枝叶在日光下摇动,听风看树,入耳入目都是远离世外的祥和与宁静。
法苑针林中,一座临时搭建的简易茶寮内,却飘出阵阵醉人酒香。两个男子迎面而坐,一个面容憔悴似久病新愈,一个是沉静如山却断臂尤新。这二人自然便是剑君子林笑非和剑神莫承允师徒。
莫承允在缘明和尚的帮助下,一边疗伤一边赶路还要一边小心翼翼地绕开朝廷的眼睛,耗时许久这才抵达小苍山,与林笑非相聚。一场神盟之约的较量,情势急转直下,不仅原本手到擒来的盟主之位拱手他人,师徒二人也落得这般下场。
海碗叮的一声相碰,二人一口饮尽。
酒气、愧疚和无力感,一怒脑涌上心头,林笑非歉声道:“弟子要向师父请罪,因为弟子的家事,连累了宗门。”
莫承允凝眼看他,正色问道:“你可是有心?”
林笑非略微一愣,随即立马摇头道:“弟子被贼人蒙骗,自不是有心。”
“即不是有心,又是贼人蓄意蒙骗,你何错之有?况且,事已至此,悔之何用?”
莫承允摆手道,“世事因势而动,势变而局易,于智者而言,不过相机行事,另做他图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师下山之前,宗主招我密谈,说‘如今太白虽失神盟盟主之尊,亦有重兵围山之险。可也暂时远离了诸方角力的涡流泥潭,无需急在一时表明立场,冲锋当先。就此而论,也可谓因祸得福。’”
他放落酒碗,指尖轻扣桌案,双眸微凝。续道:“数日前,飞云堂密探传出消息,说芒山大典结束不久,渡明渊便被人袭击,死伤惨重。只是消息封锁极快,何人所为,又为何如此,都不尽不详。但渡明渊偏安多年,如今骤逢剧变,大底总离不了‘树大招风’四个字。如今叶郎雪既领了盟主之位,又一心一意依附仁宗,渡明渊便首当其冲成了李长陵和萧山景的眼中钉肉中刺,风雨都教他们挡去,恰好可以让我们安然休整,静待时变。”
林笑非听到此处,虽觉得有师傅刻意宽慰自己之嫌,却也有几分道理。天下逐鹿的风浪将起,关注最多、受力最大的总是那个身份最高的盟主尊位。“嗯,宗主所言在理。”
莫承允见他神色渐缓,又道:“为师本该数日前就赶到此地,除了臂上伤势,也因中途收到宗主飞鸽传书,教我秘查一个叫做‘提灯人’的神秘组织,故而耽搁了行程。”
“提灯人?”
林笑非剑眉拧紧,似苦苦思索一番,最后摇头道:“这是什么组织,名字闻所未闻。”
“不错。无论往前推五十年的江湖集录中,还是飞云堂的密报里,都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名字。”
莫承允压低声音,道:“数日前,有一神秘人拜会了宗主,那人自称属于一个叫‘提灯人’的组织,又说这组织乃是长春宫后人所创,意图笼络本宗,共抗朝廷。宗主说那人无论轻功、剑法都极为不弱,可说不在为师之下,为免打草惊蛇,宗主并未严词拒绝,只说斟酌考量,他日再议。如今太白一门,除了极少几个飞云堂暗子还能在外走动,便只有你我。所以你我身负重责,务必尽快调查清楚这个组织,以免敌暗我明,再被人算计。至于到时候是敌是友,亦或是如何因应,自有宗主权衡。总之,这或许是解开我太白如今危局的一条出路,也未可知。”
莫承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若太白决意抗衡朝廷,这个叫“提灯人”的组织便可能是将来盟友。反之,若林碧照有意要向仁宗屈服抒诚,揭露这个阴谋反叛的“提灯人”组织,便是最好的投名状。
“弟子遵命。”林笑非思索片刻后又问,“对了,师父。那人既然自称是长春宫之后,可有凭证?”
莫承允摇头道:“时间仓促,又担心情报泄露,宗主以山门秘语传递消息,恐怕信中多有不便详说之处。不过,我入青州地界之后,便与缘明相会,路上倒是听他说起,说芒山大殿上有高手隐在暗处,施展了长春宫的《太清上剑》和一门唤作《千叠灵渊》的奇异阵法。如此看来,长春宫后人云云,恐非无端;至少剑法、阵法是群雄亲眼所见,多半做不得假。所以,你我才要详查此事。长春宫消失之秘,已困扰天下二百余年,如今突然冒出这样自领头衔的人物,又恰恰在这风云诡谲之时,我想或许这秘密是到了要揭开的时候了。”
林笑非点点头,应道:“弟子记下了。等伤势康复,便即下山详查。”
“嗯。”
莫承允看了看徒弟,沉默片刻后,又说:“你性子温和良善,事事以正道仁义为本,这本是好事。可世上许多事,即不是对错黑白所能分清,也未必都是正必胜而邪必败,就像总有万卷佛法也渡不了的恶人,把恩将仇报和卑劣私欲说得义正言辞……你久历江湖,这种事该见过不少了。遇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须知世有大义与小仁之别。欲成大事者,自古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二者便缺一不可,切莫因一时小仁而铸成大错,已致无可挽回之境地,那才真是痛不可挡、悔断肝肠。”
法苑针林中,一座临时搭建的简易茶寮内,却飘出阵阵醉人酒香。两个男子迎面而坐,一个面容憔悴似久病新愈,一个是沉静如山却断臂尤新。这二人自然便是剑君子林笑非和剑神莫承允师徒。
莫承允在缘明和尚的帮助下,一边疗伤一边赶路还要一边小心翼翼地绕开朝廷的眼睛,耗时许久这才抵达小苍山,与林笑非相聚。一场神盟之约的较量,情势急转直下,不仅原本手到擒来的盟主之位拱手他人,师徒二人也落得这般下场。
海碗叮的一声相碰,二人一口饮尽。
酒气、愧疚和无力感,一怒脑涌上心头,林笑非歉声道:“弟子要向师父请罪,因为弟子的家事,连累了宗门。”
莫承允凝眼看他,正色问道:“你可是有心?”
林笑非略微一愣,随即立马摇头道:“弟子被贼人蒙骗,自不是有心。”
“即不是有心,又是贼人蓄意蒙骗,你何错之有?况且,事已至此,悔之何用?”
莫承允摆手道,“世事因势而动,势变而局易,于智者而言,不过相机行事,另做他图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师下山之前,宗主招我密谈,说‘如今太白虽失神盟盟主之尊,亦有重兵围山之险。可也暂时远离了诸方角力的涡流泥潭,无需急在一时表明立场,冲锋当先。就此而论,也可谓因祸得福。’”
他放落酒碗,指尖轻扣桌案,双眸微凝。续道:“数日前,飞云堂密探传出消息,说芒山大典结束不久,渡明渊便被人袭击,死伤惨重。只是消息封锁极快,何人所为,又为何如此,都不尽不详。但渡明渊偏安多年,如今骤逢剧变,大底总离不了‘树大招风’四个字。如今叶郎雪既领了盟主之位,又一心一意依附仁宗,渡明渊便首当其冲成了李长陵和萧山景的眼中钉肉中刺,风雨都教他们挡去,恰好可以让我们安然休整,静待时变。”
林笑非听到此处,虽觉得有师傅刻意宽慰自己之嫌,却也有几分道理。天下逐鹿的风浪将起,关注最多、受力最大的总是那个身份最高的盟主尊位。“嗯,宗主所言在理。”
莫承允见他神色渐缓,又道:“为师本该数日前就赶到此地,除了臂上伤势,也因中途收到宗主飞鸽传书,教我秘查一个叫做‘提灯人’的神秘组织,故而耽搁了行程。”
“提灯人?”
林笑非剑眉拧紧,似苦苦思索一番,最后摇头道:“这是什么组织,名字闻所未闻。”
“不错。无论往前推五十年的江湖集录中,还是飞云堂的密报里,都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名字。”
莫承允压低声音,道:“数日前,有一神秘人拜会了宗主,那人自称属于一个叫‘提灯人’的组织,又说这组织乃是长春宫后人所创,意图笼络本宗,共抗朝廷。宗主说那人无论轻功、剑法都极为不弱,可说不在为师之下,为免打草惊蛇,宗主并未严词拒绝,只说斟酌考量,他日再议。如今太白一门,除了极少几个飞云堂暗子还能在外走动,便只有你我。所以你我身负重责,务必尽快调查清楚这个组织,以免敌暗我明,再被人算计。至于到时候是敌是友,亦或是如何因应,自有宗主权衡。总之,这或许是解开我太白如今危局的一条出路,也未可知。”
莫承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若太白决意抗衡朝廷,这个叫“提灯人”的组织便可能是将来盟友。反之,若林碧照有意要向仁宗屈服抒诚,揭露这个阴谋反叛的“提灯人”组织,便是最好的投名状。
“弟子遵命。”林笑非思索片刻后又问,“对了,师父。那人既然自称是长春宫之后,可有凭证?”
莫承允摇头道:“时间仓促,又担心情报泄露,宗主以山门秘语传递消息,恐怕信中多有不便详说之处。不过,我入青州地界之后,便与缘明相会,路上倒是听他说起,说芒山大殿上有高手隐在暗处,施展了长春宫的《太清上剑》和一门唤作《千叠灵渊》的奇异阵法。如此看来,长春宫后人云云,恐非无端;至少剑法、阵法是群雄亲眼所见,多半做不得假。所以,你我才要详查此事。长春宫消失之秘,已困扰天下二百余年,如今突然冒出这样自领头衔的人物,又恰恰在这风云诡谲之时,我想或许这秘密是到了要揭开的时候了。”
林笑非点点头,应道:“弟子记下了。等伤势康复,便即下山详查。”
“嗯。”
莫承允看了看徒弟,沉默片刻后,又说:“你性子温和良善,事事以正道仁义为本,这本是好事。可世上许多事,即不是对错黑白所能分清,也未必都是正必胜而邪必败,就像总有万卷佛法也渡不了的恶人,把恩将仇报和卑劣私欲说得义正言辞……你久历江湖,这种事该见过不少了。遇非常之事,行非常之法,须知世有大义与小仁之别。欲成大事者,自古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二者便缺一不可,切莫因一时小仁而铸成大错,已致无可挽回之境地,那才真是痛不可挡、悔断肝肠。”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12/12026/46941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